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回复: 0

2014年10月广东医疗器械进口大幅下降22.8%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10-19 15: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pan> </span><span>医疗器械</span><span>行业是我国近几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但国内大型医疗器械的市场主要由被外资医疗器械企业所占据,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依赖度较高。据海关统计,2014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医疗仪器及器械(医疗器械)35.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6%。其中10月进口值为2.8亿元,下降22.8%。</span></p><p></p><p><strong>一、10月经广东口岸医疗器械进口主要特点</strong></p><p></p><p>(一)10月进口值触高回落,同比环比双双下降。今年经广东口岸进口医疗器械呈波动运行态势,9月份达到年内最高值后,10月份触高回落,当月进口2.8亿元,同比下降22.8%,环比下降36.7%。</p><p></p><p>(二)8成以上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以加工贸易方式和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大幅下降。今年10月经广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医疗器械2.4亿元,下降4.1%,占同期经广东口岸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85.7%;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2144万元,大幅下降61.3%,占7.5%;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1930万元,大幅下降67.5%,占6.8%。</p><p></p><p>(三)私营企业进口占近5成。今年10月经广东口岸私营企业进口医疗器械1.3亿元,下降32.1%,占46.2%;外商投资企业进口8120万元,下降11.7%,占28.5%;国有企业进口7191万元,下降9%,占25.3%。</p><p></p><p>(四)主要自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自日本进口逆势增长。今年10月经广东口岸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1.2亿元,下降36%,其中自德国进口7327万元,下降6.6%;自美国进口8153万元,下降27%;自日本进口4475万元,逆势增长58.1%。3者进口值合计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医疗器械总值的86%。</p><p></p><p>(五)彩色超声波诊断仪、X射线应用设备进口大幅下降,X射线断层检查仪逆势激增5倍。今年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彩色超声波诊断仪4474万元,下降33.7%,占同期经广东口岸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15.7%;进口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3848万元,增长8%,占13.5%;进口X射线应用设备2714万元,下降47.3%,占9.5%;进口X射线断层检查仪2685万元,逆势激增5倍,占9.4%。</p><p></p><p><strong>二、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及值得关注的问题</strong></p><p></p><p><strong>(一)中高端医疗器械被少数外资品牌掌控,价格长期高企。</strong>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通用、飞利浦、西门子长期掌握我国70%的高端<span>医疗设备</span>市场,而进口医疗设备在我国的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高50%~100%。例如Tomo放射治疗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在我国则为500万美元以上;同样,螺旋CT产品在国际市场报价150万美元,而国内市场报价往往是200万至250万美元。外资医疗器械价格高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外资品牌利用其垄断地位采取高定价策略:第二流通环节太多,层层加价,层层纳税;第三,医院盲目攀比,越高端的产品越受欢迎,过度强调先进性;第四,<span>医疗器械采购</span>透明度不够。</p><p></p><p><strong>(二)垄断售后是外资品牌的主要利润来源。</strong>外资品牌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利润主要分为销售利润和售后维修利润,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5%和75%。外资企业多数不向购买者提供维修相关文件以垄断售后市场,并借机赚得高额利润。目前,各医院的大型设备如CT机、核磁共振仪等,基本只能依赖购买保修合同来保证设备运行,年保修价格更是从十几年前占合同费用的6%飙涨到了目前的近15%。售后市场长期处于被外资企业垄断状态中,导致维修价格昂贵,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医疗器械利润的主要来源。</p><p></p><p><strong>(三)国内品牌医疗器械发展提速。</strong>国内品牌通过多年发展,逐步摆脱简单组装生产的经营模式,在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方面快速发展。自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将适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提案以来,国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市场发展契机,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研发投入和推广热情高涨。随着资本的介入,外资品牌在国内医疗器械领域一家独大的状况正发生变化。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15日,今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并购案35起,占比接近医药并购总数的40%,并购整合使得企业收入和利润得到快速增长。</p><p><p><img src="image/20201019/5010bad2874b9a451c33b6642a14d0a7_1.jpg" /></p></p><p><legend><span><strong><span>冠维医修</span></strong><strong><span>ID: </span></strong></span></legend></p><p><legend><span><strong><span></span></strong></span></legend></p><p><span><span>华康冠维(北京)医疗器械维修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医疗设备管理、全院系维修、工程师培训、加盟连锁于一体的行业标杆性品牌企业。经过8年的摸索和市场历练,由单一的医疗设备维修第三方医疗服务公司成长为今天以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为核心、包含信息化管理、全院</span></span><span>设备检测与快修为支撑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综合管理服务公司品牌。</span></p><p><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4 23:14 , Processed in 0.07614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