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回复: 0

临床试验监管推升IVD产业竞争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9-27 0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ection data-author="gulangu"><p><p><img src="image/20200927/7e7a404b4f9333e4ea57e8a4cdad275a_1.png" /></p></p><p><p><img src="image/20200927/beef44aeee83ae49ad9eb20aa393b7e0_2.png" /></p></p><p><br  /></p><p><spa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近日披露两则飞行检查整改通知,<span>湖北朗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span>生产的人博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及<span>山东三月三基因技术有限公司</span>生产的线粒体DNA A1555突变检测试剂盒(PCR-酶切法),因在飞行检查中发现不同程度的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而责成企业限期整改。加上此前《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总局令第30号)正式发布,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体外诊断试剂(IVD)产品在临床、注册、生产全链条动态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已经成为新时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格局的重要监管方向。</span></p><p><span>&nbsp;</span></p><p><span><strong><span>临床试验谨慎为之</span></strong></span></p><p><span>&nbsp;</span></p><p><span>事实上,2016年1月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已经提出:“适时启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以‘<span><strong>四个最严</strong></span>’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当年6月,CFDA发布《关于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工作的通告》,启动监督抽查工作。在2016年,众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因真实性和规范性问题被否,另有相当多的项目主动撤回。</span></p><p><span>&nbsp;</span></p><p><span>目前,为切实贯彻落实《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要求,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CFDA已经按照《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总局令第14号)要求,陆续组织开展了2017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飞行检查工作,旨在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严格落实“四有两责”,并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及时消除监管风险隐患。</span></p><p><span>&nbsp;</span></p><p><span>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机构办公室陆志城教授表示:“已查出的主要问题<strong>包括文件缺失,如原始记录、方案、报告、伦理审查、培训记录、监查访视记录、试剂运送记录等;未指定标准操作规程;未严格遵循方案执行,如样本类型、样本病种、储存时间、SOP发生更新等;不能溯源,如样本来源、检测数据;样本重复使用;企业人员进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表无试验操作者、复核者签字</strong>等。”</span></p><p><span>&nbsp;</span></p><p><span>在国内IVD市场,生化诊断领域较为成熟,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则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细分市场,也是技术创新比较突出的领域,但监管趋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和研究者。业内人士坦言:“现在的机构和研究者接项目都比较谨慎,这种情况在‘722’之后愈发明显,很多机构和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多接国际多中心或大型医药企业的项目;尤其是临床试验机构资格‘三年一复核’,不少机构就干脆三年接一个项目,甚至五年、十年接一个项目。”</span></p><p><span>&nbsp;</span></p><p><span><strong><span>监管强化创新价值</span></strong></span></p><p><span>&nbsp;</span></p><p><span>国家总局此前发布的《2016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发布的第二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表明,267种第二类医疗器械、92种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得临床试验“豁免权”,其中包括15种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这也是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首次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目录。</span></p><p><span>&nbsp;</span></p><p><span>然而,与豁免临床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相比,众多需要和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在内的医疗器械产品,屡次飞检结果显然无法令人对试验质量满意:2016年,CFDA抽取20家企业的20个注册申请项目,对涉及的40家临床试验机构进行检查,对8个存在真实性问题的注册申请,作出不予注册、自不予注册之日起一年内不予再次受理的处理决定;共有122家企业主动撤回263项医疗器械注册申请。</span></p><p><span>&nbsp;</span></p><p><span>虽然国内IVD市场以西门子、罗氏、雅培、强生等国际巨头为主要玩家,但国内优秀的IVD厂家正在从传统的诊断试剂生产和海外产品代理,逐渐向研发生产及仪器制剂一体化演变,监管环境的变化必然从源头影响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广东省医疗器械管理学会会长佟刚指出,国内医疗器械整体市场和IVD细分市场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15%~20%的速度增长。“在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共同推动下,企业不仅应当顺势而为,还需要整合专业院校、医疗机构、协会、监管部门的力量,加强多部门沟通。”</span></p><p><span>&nbsp;</span></p><p><span>如今,临床诊断信息的<span><strong>2/3</strong></span>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但在诊断方面的支出却只占医疗总支出的1%,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IVD消费的主要市场,而近年来IVD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得到了迅速推广。但是,在国内市场,进口仪器和试剂仍占据着<span><strong>50%</strong></span>以上份额,尤其在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血液与流式细胞三大主要领域,监管环境逐渐升级,将极大地推动未来国内高质量产品实现进口替代。</span></p><p><span><strong><span><br  /></span></strong></span></p><p><span><strong><span>【版权声明】:</span><span>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span></strong><br  /><br  /></span></p><p><br  /></p><section><p><img src="image/20200927/6da3c151178c607873a03612d8b6b2b5_3.jpg" /></p><span><strong>微信ID:yxiubang</strong></span></section><section><span><strong><p><img src="image/20200927/3d50c8c9238d63bc2f0cee8c97c8bf3a_4.gif" /></p>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strong></span></section><p><br  /></p><p><br  /></p><p><br  /></p><p><br  /></p><p><span></span></p></section><p><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6 21:19 , Processed in 0.07662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