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回复: 0

“国家不养老”之后,医生的“体制安全感”是不是更虚幻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10-19 15: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2015开年最大的政策动向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拟改变事业单位人员缴纳养老金的方式(【国发〔2015〕2号】《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今后,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不再由财政全额缴纳,而改为个人与单位共付,即个人按月缴纳工资比例的8%,单位缴纳20%。</p><p> </p><p>如果改革彻底,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就和企业一样一样了(只谈制度不谈待遇)。也就是说,传说中的“国家养老”将一去不复返。那么这事儿身处事业单位的医生怎么想?医保早改了,现在养老也要改,再加上天天喊着去编,那当初说好的“国家啥都管”呢?</p><p> </p><p>我们看看很早就迈出这一步的上海。1993年,上海就改革了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方式。据了解,上海差额拨款的公立医疗机构,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并轨,即单位与个人共付,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养老由财政来负责;而在全额拨款的公立医疗机构,比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等专科类公立医院,养老金仍由财政负担。当然我们知道,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属于政府差额拨款的。</p><p> </p><p>为此,笔者连续询问了几名在上海的医生朋友,结果有些出乎意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缴纳了多少养老金,也不清楚具体缴纳方式。这中间有医院中层管理者,也有普通临床医生,还有即将探索自由执业的朋友。后者直接坦言:“养老金发放由单位缴纳,自己过去缴纳多少并不清楚。数量太少了,根本不关心!”</p><p> </p><p>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医生真的不关心养老金那一点自付比例,如果原本体制里的那些小恩小惠本质上打动不了医生,那么牵绊医生的还有什么?是职称和科研评价体系吗?如果医生承认自己的饭碗在于优质的病源和自己的技术与服务,以科研为主导的公立体系评价又有什么用呢?行政环境中的三六九等又能怎么样呢?</p><p> </p><p>越探讨这个问题,你越会发现真正的阻碍在于我们内心。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缺乏冒险精神,宁可在现实中痛苦也不愿意迎战变革,所有这些“求稳”的心态都让医生觉得体制是安全的,是有保障的,是“国家会管的”。但是扪心自问,掐指算算,得失其实不难判断。</p><p> </p><p>【小插件】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聊聊医疗机构人员的养老问题。</p><p> </p><p><span>奇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对医院有什么影响呢?</span></p><p> </p><p>封进:这项改革应该对医生在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有促进。但改革有一个过渡期,工作若干年人员的个人账户资金从哪里来,过渡性养老金这么算,这是没有解决的。上海市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已经很多年,除了机关公务员外,事业单位养老金的缴纳方式同社会一样。</p><p> </p><p><span>奇点:但制度并轨并不等于完全公平,比如待遇不会平等。您怎么看这个问题?</span></p><p>封进:养老金的待遇取决于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一般来讲,好一些的医院医生工资层次比较高,退休金会高一些,这是合理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职业年金,这是以后事业单位比普通企业多出来的一块待遇。这次文件也讲到要建立职业年金,但职业年金如何推进,也没有细说,实际上比较难的地方在职业年金。对于已经改革养老金的地区来说,今后要关注的可能是如何建立年金的问题。</p><p><p><img src="image/20201019/5010bad2874b9a451c33b6642a14d0a7_1.jpg" /></p></p><p><legend><span><strong><span>冠维医修</span></strong><strong><span>ID: </span></strong></span></legend></p><p><legend><span><strong><span></span></strong></span></legend></p><p><span><span>华康冠维(北京)医疗器械维修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医疗设备管理、全院系维修、工程师培训、加盟连锁于一体的行业标杆性品牌企业。经过8年的摸索和市场历练,由单一的医疗设备维修第三方医疗服务公司成长为今天以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为核心、包含信息化管理、全院</span></span><span>设备检测与快修为支撑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综合管理服务公司品牌。</span></p><p><span><span>400 - 666 - 8263</span></span></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5 05:25 , Processed in 0.06885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