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复: 0

CT质量控制的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9-16 1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质控的必要性


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纠纷中的一部分是由于检查设备的质量因素造成。


以CT来说,CT的假阳性率较高,有10%左右的误诊率。


设备部件的退化,引起的图像质量降低


如江苏海安人民医院CT室五年间CT的颅脑检查2500例,漏诊33例江苏海安人民医院谢雪芬《颅脑损伤CT漏诊原因分析》);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例肝癌病例,误诊为肝囊肿3例,肝脓疡6例,肝血管瘤1例,局灶结节性肝硬化1例。(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俞同福《肝癌CT误诊原因分析》)


上面的资料中的漏诊误诊除了因为CT使用者和阅片者的技术员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CT的使用不当和CT技术参数降低造成的


政策法规的要求:剂量检测、准入检测


医院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定义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测试来揭示设备常规性能的变化及所采取的校正措施。当质量控制应用在诊断过程中时,它包括了一系列的监督、评估和维护工作,从而使测量和控制的所有性能特征保持在优化状态。


CT的质量控制参数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运动精度

高压和剂量

图像质量


1
运动精度


运动精度方面的参数包括床的运动精度,机架倾斜角度,定位光精度等


A
床的运动精度


指床的实际位移量和设置的位移量之间的误差,分为进床精度和退床精度两方面。


B
机架倾斜精度


指机架设定倾斜角度和实际倾斜角度之间的误差


C
定位光精度


指机架的定位光所构成的平面与地面的垂直程度,分为内定位光和外定位光两个指标。


通常测定内定位光精度。


运动精度的准确性关系到实际扫描部位和设定扫描部位是否重合,在进行薄层扫描和CT定位,穿刺的定位中尤其重要。


实际上运动精度的控制一般设备都是通过编码器(encode)来完成的。


编码器的类型按原理分为以下几种:


1、电阻类编码器

2、光电编码器

3、步进电机


2
高压和剂量


主要分为以下4个参数:


1、kV的准确性

2、mA的准确性

3、扫描时间

4、CTDI


kV:指加在CT球管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差


通常分为单极高压和双极高压。


kV实际代表着X线的“质”量,决定单个X光子的能量。线质越高穿透同种物质损失越小,决定最终图像的对比度,过高的KV导致图像的灰阶数降低,对比度不足。


kV还影响图像的场均匀性。


mA:指通过球管阳极灯丝的电流量,决定了X光子的数量。mA决定了CT图像的明暗程度,过低将导致图像变暗,不足以区分组织的细节。


扫描时间:指X线的实际出束的时间


CTDI:CT的剂量指数


CTDI定义为沿垂直于断层平面直线从-7T到+7T对剂量曲线积分,除以标称层厚T与单次扫描产生断层数N的乘积,其表达式如下:


权重CTDI:


CTDI(100,w)=1/3×CTDI(100,c)+2/3×CTDI(100,p)


容积CTDI:


CTDIvol=1/3×CTDIvol(100,c)+2/3×CTDIvol(100,p)


kv,mA,时间三者的相互作用组成了病人受照剂量。


CT的剂量指数表示病人的受照剂量。目前,CT使用的常规条件越来越高,使CT的受照剂量在整个医学受照剂量中占到70%左右。国家对于其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影响CTDI的因素


管电压

管电流

扫描时间

过滤

扫描旋转角度

照射野大小

层厚和层距


3
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是医学诊断的基础,直接决定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要获得优质的CT图像,必须注重CT图像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熟悉CT性能指标及参数的意义和检测方法掌握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的CT值场均匀性

层厚

CT值的线性

空间分辨率

密度分辨率

噪声


水的CT值场均匀性


CT值在组织密度的定性分析上有很大的价值。X线穿过不同物质有不同的衰减系数μ。


CT值并不是恒定的,它会因为X线硬化、电源状况、扫描参数、温度及邻近组织等因素发生改变


场均匀性:X线穿过均匀物质(如水等)后获取的图像,在不同的位置得到的CT值并不完全相同。


场均匀性主要受以下几种参数影响:


1、准直器

2、滤过

3、线束的硬度



层厚:指在断层图像所代表的实际解剖层厚,它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层厚越薄,空间分辨率越高;相应的,探测器接受的光子数减少,密度分辨率会越低。


CT扫描层厚的大小主要根据组织和病变的大小决定。


层厚的影响因素:


层面准直器

焦点大小

CT值的线性


X线在穿过物质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这种衰减取决于物质的密度、原子组成及X线束的光能频谱。


单色线束的X光理论上的衰减系数是和物质的密度正相关的



空间分辨率


指CT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经常是评价CT图像质量的首选指标。


空间分辨率由焦点的几何尺寸决定,基本上与X线的剂量大小无关。


影响空间分辨率的因素


探测器单元孔径和X线焦点尺寸


孔径尺寸越小,越有可能提供高的空间分辨力。


很多的CT设置了调节准直装置,利用它来改变探测器的孔径大小。


焦点小的X线管产生窄的X线束,产生较清晰的图像细节。


矩阵


在软组织的范围内,矩阵产生变化时,观察者能看到的差异很小,几乎无法发现。


对于骨骼结构,512矩阵产生的图像要明显比256矩阵产生的图像质量要好。


要排除矩阵对于分辨率的影响,要让诊断上感兴趣的物体范围在矩阵中成像时的像素点小于感兴趣区的物理结构,同时像素点小于测量系统所能分辨得最小细节。


层厚


层厚越薄,空间分辨力越好;但同时层厚越薄,噪声增大,密度分辨力就会下降,而且切层越薄,扫描层书就会相应增加,病人受的X线剂量也会相应增加


卷积函数


应用增强算法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但会带来两大缺点:


1、图像的噪声会随着突出边缘的程度的增加而变大

2、单个物体细节的CT数会发生错误


这种情况限制了对CT图像的定量评价,但对于显示高对比度物体结构的形态学投影时,不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函数


?探测器偏置法

动态飞焦点


密度分辨力:


又称低对比度分辨力,表示系统所能分辨的对比度差别的能力。


它对X线能量的依赖性不大,是衡量软组织对比度的重要指标。


CT的密度分辨力远远大于普通X线检查的密度分辨力


密度分辨力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在特定对比度的前提下所能检测到的最小物体的直径大小


对于一定直径的物体,在对比度为多少的情况下,可以将物体看清楚


影响密度分辨力的主要因素


被检体的几何尺寸

信噪比

探测器吸收的光子数

层厚

过滤


噪声:指CT值的随机变化,在均匀物体的图像中CT值上下的随机涨落,其数值可以用给定区域CT值的标准偏差表示


影响噪声的因素


像素大小

窗口设置

层厚

算法

受检病人人体


【版权声明】: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山东日照牟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ID:yxi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7-2 08:33 , Processed in 0.08167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