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回复: 0

国外媒体对亚洲医疗器械市场新趋势预测分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10-19 15: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亚洲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过去20年,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国民经济长足发展,一些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也飞速发展,使得亚洲<strong>医疗器械</strong>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主要医疗器械市场之一。<br  /><br  />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随着亚洲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亚洲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有巨大增长空间。那么,亚洲国家医疗器械行业在监管、采购、价格、研发方面会出现什么新趋势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近期国外专业媒体的预测和分析。 <br  /><br  /></p><p><span><strong>行业发展<br  /></strong></span> </p><p><strong>预测一:集中采购常态化</strong> </p><p>据国外专业媒体分析,未来亚洲国家的医疗器械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活动将更加常态化。目前,印度、孟加拉国等人口总数过亿的亚洲人口大国,其公立医院所需<strong>医疗设备</strong>和医疗器械主要是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未来招标采购的常态化,将促使医疗器械价格进一步降低。国外分析人士指出,该趋势对日、韩、新加坡等人力成本较高国家的厂商来说尤其不利。 <br  /> </p><p><strong>预测二:提升进口监管要求</strong> </p><p>据西方媒体预测,中国、印度、印尼、孟加拉国等亚洲人口大国今后将进一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进口医疗器械监管措施,执行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消除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这将大大推动进口产品质量提升,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br  /> </p><p><strong>预测三:同质化竞争加剧</strong> </p><p>亚洲医疗器械厂商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很普遍。目前,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用导管、手术器械、医院病床、轮椅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甚至CT机、B
超仪等中高端成像诊断设备领域,均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西方媒体分析指出,随着亚洲厂商之间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今后亚洲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将进
一步加剧。因此,今后厂商在开发新品时一定要做好深度市场调研,以免因产品同质化加剧而造成出口恶性竞争。 <br  /> </p><p><strong>预测四:私立医院带动需求 </strong></p><p>据西方经济学家预测,今后10年,民间资本将大举进入亚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目前,日本、新加坡和韩国虽然经济较为发达,但是其医疗卫生体系
的主体仍然是公立医院。中国内地、印度、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也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
区,私立医院占到当地医院总量的65%左右。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很多国家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今后亚洲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私
立医院,而这些收费较高、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私立医院必然会采购大量新型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这将推动亚洲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迅速增
长。 <br  /> </p><p><span><strong>产品研发</strong></span> <br  /> </p><p><strong>需求一:零缺陷</strong> </p><p>不久前,设在印度孟买市的《亚洲医院管理杂志》对多个亚洲国家医院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当地医院迫切需要哪些医疗器械,以及对一些<strong>医疗器械产品</strong>的看法。</p><p>据报道,过去几年,亚洲医疗器械产品总销量每年上升10%~15%,这与亚洲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有很大关系。其中,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人工
关节等植入性医疗器械销量增幅惊人。一些医院管理者就此指出,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植入性高风险产品必须是“零缺陷”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被植入人体后,一旦
出现故障将直接危及生命。此外,目前销量极大的家用电子医疗器械产品(如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仪等),也应该是“零缺陷”产品,否则医患很可能受到仪器数
值误导而延误治疗。 <br  /> </p><p><strong>需求二:小型化</strong> </p><p>一些医院管理者表示,在介入治疗等微创医疗手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关于医疗器械小型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数码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小型化医疗器械
发展奠定了基础。典型的医疗器械小型化的例子有可吞服胶囊型消化道内窥镜;可戴在手腕上,能测量血糖、血压和心率等多项重要生命体征参数的手镯型多功能电
子诊断仪器;可固定在T桖衫内的心电图仪;袖珍电子血糖仪、血氧饱和度仪;手持式B超仪等。这些器械因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和使用,颇受医患和普通消费者欢
迎。 <br  /> </p><p><strong>需求三:产品升级</strong> </p><p>一些医务人员指出,世界各国迅速普及的局域网(LAN)、WiFi等网络技术,为电子医疗产品升级提供了平台,也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极大方便。现
在,人们即使身处医院之外,也能轻松地将一些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的数据(如心率、呼吸、血压等)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医生的电脑中,使医护人员能实时掌握个体
健康情况。此外,对于医院和诊所常用的B超诊断仪,只需花费很少的钱,在设备中安装一只芯片,就可实现B超诊断结果的院内无线传输,使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
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诊断,从而大大节省诊疗时间。人工耳蜗、助听器也存在很大升级空间,从而使听障人士获得更好的听力范围,大大改善使用者的生活质
量。 <br  /> </p><p><strong>需求四:长寿电池</strong> </p><p>一些医院管理人员表示,现在,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助听器等很多电子医疗器械都要用到电池,然而不少电池产品存在供电时间短的问题,因此,患者必须经常更换电池,非常麻烦。</p><p>据报道,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发出使用时间达10年之久的长寿充电电池,它可省去经常换电池的麻烦。更令人鼓舞的好消息是,欧洲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
“生命热源电池”。它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采集人体散发的热量作为能源,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进电池,供医疗器械使用。这种体积极小的新型电池非常适用于可
穿戴医疗器械产品。</p><p><p><img src="image/20201019/5010bad2874b9a451c33b6642a14d0a7_1.jpg" /></p></p><p><legend><span><strong><span>冠维医修</span></strong><strong><span>ID: </span></strong></span></legend></p><p><legend><span><strong><span></span></strong></span></legend></p><p><span><span>华康冠维(北京)医疗器械维修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医疗设备管理、全院系维修、工程师培训、加盟连锁于一体的行业标杆性品牌企业。经过8年的摸索和市场历练,由单一的医疗设备维修第三方医疗服务公司成长为今天以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为核心、包含信息化管理、全院</span></span><span>设备检测与快修为支撑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综合管理服务公司品牌。</span></p><p><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5 02:09 , Processed in 0.07373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