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回复: 0

如何正确理解美国医生一个月赚一辆宝马的事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10-19 15: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ection><section><span data-brushtype="text">亮</span><section><p>年轻人不相信世界会毁灭</p><p><span><br  /></span></p><p><span><br  /></span></p><p><strong><span>奇点:死磕疑点、难点、亮点,做新医疗变革的思想阵地</span></strong></p></section></section></section><p><br  /></p><p>前天,美国伊利诺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神经内科医生王明涛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博文,其中有句话说,“在美国我每月平均服务250病人的报酬是一辆5系宝马,有尊严真好!” 然后国内医疗圈又炸了,再加上一搓常年坚持向医生输送负能量的媒体渲染,感觉中国医生真的没法儿活了。</p><p><br  /></p><p>那美国医生究竟拿多少钱呢?根据2015年度medscape的医师薪酬竞争力报告,美国家庭医生的平均年薪是19.5万美金,专科医生的平均年薪为28.4万美金。而不同专科的收入也有差距,比如神经内科平均年薪大约是22.9万美金,心脏外科则为37.6万美金。除了治疗病人的收入外,美国专科医生有几千到3万美金不等的非医疗活动收入,金额大小因科室差别而定,主要包括学术活动演讲等等。</p><p><br  /></p><p>大家都知道,美国车价格普遍比国内低很多,宝马美国官网5系的价格在5~6万美金。如果王明涛教授每月的收入都在5万美金的话,那总体年薪是远高于同行的。这种差距其实也可以理解,根据所在州、执业方式以及个人竞争力和工作时长的差异,不同医生的收入也会差很多,毕竟人家在一个自由执业的大环境嘛。</p><p><br  /></p><p>我们再看看在美国成为一名神内医生需要的成本。首先看时间,在美国要成为一名神内医生需要:Undergraduate Degree(4年)+ Medical School(4年)+Internship(1年)+&nbsp;Residency(3年)+&nbsp;Fellowship(1~8年)。所以在美国要成为一个神内专科医生需要至少14年的教育。再看经济成本,美国医学教育是精英化的,医学院的费用非常昂贵。数据显示,美国医学生受教育期间的负债平均为17万美金,如果再加上超长的学习时间带来的工作收入损失,这个数值大概能达到80万美金。</p><p><br  /></p><p>再回来看看中国。其实中国很多知名医院的神内主任,一个月各类收入拿下来买个5系也不是大问题,但关键是这个收入往往不是有尊严的阳光收入。另外中国体制内的医生面临的是一个行政化的上升通道,荣升为主任这条路长且阻,且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看医生的临床能力。所以很多好医生被这条路给熬趴下了。但是反过来说,美国医生的整体高收入是建立是整体精英化教育背景下的,如果我们今天痛骂5+3+X,同时又羡慕美国医生的高收入,那我们永远都只有羡慕的份儿。</p><p><br  /></p><p>另外还有一点我们不想承认,但必须承认的现实。那就是,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2014年,美国人均GDP是54629.5美金,而中国是7590美金,相差近7倍。所以,帝国主义吃香喝辣这种事情我们当个奔头可以,要真天天没事儿就比,心情自然好不起来。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典型的消费理念还是为实物买单,智力服务的价格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所以各地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时候就会碰到这个问题,300的门诊均次费用,9块钱挂号费,292的药费,老百姓答应。如果瞬间变成200的诊金,30的药费,老百姓观念上就转不过来了。尽管极有可能后者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更好。</p><p><br  /></p><p>其实不仅是医生,中国很多智力服务行业的人和美国同行一比,也觉得职业尊严为零。比如设计师或者摄影师,在美国这两个职业都蛮光鲜的,但是在中国,“这照片挺好看的呀,看来相机不错啊!”。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变,智力服务在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值钱。</p><p><br  /></p><p>好,且说这么多。可能会有盆友问,你喷这么多,啥意思啊?待遇差还不让人抱怨了?还真是。干啥都别抱怨,因为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抱怨除了更心塞之外换不来任何价值。别以为一帮医疗媒体天天推“医生这么苦,还让不让人活了?”是为了医生好,那都是精神鸦片,赚点流量而已。这个时代的年轻医生只要好好练本事,未来都是光鲜亮丽的,政府给不了的,市场也会给。这不是鸡汤,是时代发展的趋势。</p><p><br  /></p><p>当很多医疗媒体热衷于把一切医疗相关的事情都包装成负能量扔给医生时,希望年轻有才华的你对这些情绪垃圾说:滚!<span>既然选择了,就要想办法漂亮的走完,这才是年轻人的做派。</span></p><p><br  /></p><p><span>.</span></p><p><br  /></p><p><span>点击图片<span>阅读推荐</span></span></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9/65a41c7ccbc0318be90f971a217b844e_1.jpg" /></p><br  /></span><span>《自然》和《科学》助阵,感觉FISA要重燃可穿戴雄风了。</span></p><p><span><br  /></span></p><p><p><img src="image/20201019/b952a82688a2455555acd535c2ca5da5_2.jpg" /></p><br  /><span><span>&nbsp;很多创业公司其实在烧钱让医疗变得更贵,但这三家不一样</span></span></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5941dbcaf2d325a535d8885b4fea29fa_3.png" /></p></p><p><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5 13:33 , Processed in 0.08753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