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7b8dc40a5db40c48ebd5a64a9712edb4_1.jpg" /></p></p><p><br /></p><p><span>图为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子5000米比赛中,王军霞以14分59秒88的成绩获得金牌。</span></p><p><span>腾讯体育讯 近日,一段长达3万字的马家军纪实文学被删节的部分被挖掘出,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在这本由中国知名作家赵瑜撰写的《马家军调查》中,曾经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有3万字关于马家军队员控诉其长期让队员服用兴奋剂的内容被删除,直到近期新版发表才首度披露。下面摘自《马家军调查》一书中《药魔重创马家军》部分:</span></p><p><span>我也很难,这部报告文学, 不谈兴奋剂问题,就不够真实, 也无法解释马家军成败始末。</span></p><p><span>由于马家军队员受到兴奋剂毒害尤为深切,所以, 她们在揭露和反对兴奋剂问题上相当坚决,毫不退却。一方面, 她们决不到处乱说,以免被国内外某些组织和个人所利用,警惕性很高,另一方面,她们又坚决支持自己所信赖的作家,深切期望最终达到全民族吸取教训的崇高目的。是她们在我采访过程中不断地给予我信念和力量,我深深地感激她们。生活中的事实教育着我, 不容我做出虚妄的避让。她们对马俊仁多有成见, 这一点我能够理解, 尚且难以同诛同讨。而从其它方面看,我们这些成年的知识分子,却远远不如她们纯洁透明, 真诚自信。尤其使我深受感动的,是她们饱含心血, 联名给我写了一封信, 给我以极大支持。现在, 我愿意把这封浸蘸血泪的书信,敬献给亲爱的读者们。原信如下:</span></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2f5c268a4360bec3458f36340032a620_2.jpg" /></p></p><p><br /></p><p><span>当年王军霞等十名运动员举报马俊仁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联名信影印件</span></p><p><span>尊敬的赵老师:</span></p><p><span>您好!久闻您大名,非常相信您是一个正直的、富有同情心的作家。你来我组搞调察(查)研究,提起了过去。那真是一段血和泪的历史,我们愿意为您提供一切宝贵资料,把事实的真象(相)留给历史,把我们的冤屈告诉无数正直、善良的读者。好为我们伸冤平反。</span></p><p><span>我们向您倾诉的,马教练多年来对我们的打骂虐代(待),都是真实的。多年来引诱、逼迫我们大剂量的服用违禁药品,也是最真实的。在揭露这些的时候,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复杂,还担心祖国的名誉受到损害。同时对我们流血流汗所获金牌的“含金量”也很担忧。但是这些罪行又必须揭露,因为我们不想让同类事情发生在下一代人的身上。这些非人的折磨,已经使我们到了崩溃的边缘。</span></p><p><span>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您在披露事实真象(相)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阻挠和迫害。(以下为怀疑指责马俊仁的话,此略。)……但是我们不会让您孤军奋战,在困难时,我们会挺身而出,全力支持您。这是为了祖国的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是为了人间的那一份道义和良知。</span></p><p><span>我们代表所有身受迫害的队友们,向您表示最真诚的感谢!</span></p><p><span>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们还是一群孩子呀,我们是人,不是一个机器,更不是什么牲畜,我们需要过人的生活,我们有做人的权利,我们需要自由!</span></p><p><span>此致</span></p><p><span>叩首</span></p><p><span>签名:王军霞、刘东、张林丽、刘丽、张丽荣、吕亿、马宁宁、吕欧、王小霞、王媛。</span></p><p><span>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沈阳</span></p><p><span>这封信由王军霞等几个人讨论,由王军霞亲自执笔写就。她恰恰是队伍中获得金牌最多、荣誉最多的人。她毫不顾忌自己的得失,一切为了理想, 为了后人,这需要多么深沉的思考,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需要多么纯粹的品格。</span></p><p><span>这封信, 促使我在田径队大楼的宿舍里激烈地思考着。我反复捧读它,一遍又一遍,我彻夜不眠,我手里捧着的分明是一颗颗中华儿女鲜活的心。我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拷问。渐渐地,我冷静下来,渐渐地,就有了现在这本书。</span></p><p><p><img src="image/20201019/de068f3d47f1412103685f362aba396a_3.jpg" /></p></p><p><br /></p><p><span>队长李颖是马家军悲剧里最浓重的一笔</span></p><p><br /></p><p><span>一段长达3万字的马家军纪实文学被删节的部分被挖掘出,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在这本由中国知名作家赵瑜撰写的《马家军调查》中,曾经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有3万字关于马家军队员控诉其长期让队员服用兴奋剂的内容被删除,直到近期新版发表才首度披露。下面摘自《马家军调查》一书中《药魔重创马家军》部分:</span></p><p><span>在沈阳, 在大连水上基地,姑娘们拼着老本训练, 非常痛楚, 但一致拒绝服用任何涉嫌药物。她们宁可不要成绩不再出名,也不愿再受药魔摧残。断断续续之间, 她们对我的回忆诉说, 凄婉悲凉,同时有一种长期憋屈一朝释放的感觉,仿佛她们从地狱里走了一圈, 重新回到了人间。请注意她们悲切恐怖的诉说:</span></p><p><span>“想想马导带队那阵儿, 真是太悲惨了, 一个正常人哪能用那么多药?一把一把的。我们的内脏都得过病,主要是肝上受药物影响太大。白天训练累得要死,晚上睡着后, 还让肝疼把人疼的醒过来,刚睡着又疼醒了。马导为了让我们的内脏少给他添麻烦,为了保证持续训练,就让我们集体去做阑尾切除手术,不管有没有毛病,每人都要挨一刀!正常人谁受这个罪?”</span></p><p><span>我问:“你们都必须切掉阑尾吗?”</span></p><p><span>答:“都切了!谁能躲过去?时间是九四年六月,准备往大连搬家的时候。队里人人担心,说不定哪天哪个内脏就要出大毛病,就要心脏爆炸,就要肝坏死!马导的办法就是哄着瞒着,能哄一天算一天,只要你还能训练还能跑, 就成。他决不允许我们上医院检查身体,谁提出来谁倒霉。”</span></p><p><span>我说:“你们是人,为什么不让检查身体?”</span></p><p><span>答:“那还用问呐?对外界来说,医生检查身体,容易发现队里大量用药,马指导最怕泄密!对我们来说,一旦你知道自己的内脏出毛病,就会抗拒用药,轻的闹情绪,重的就不再练啦,所以对内对外都要保守秘密。”</span></p><p><span>问:“能谈的具体一点吗?”</span></p><p><span>答:“有一次,吕亿的肝疼的厉害,整晚上都睡不着,马导不管,还说是吕亿自己吃零嘴吃的。接着吕欧、刘丽、王媛、马宁宁, 好几个人闹肝疼。我们都长大了,谁不明白咋回事儿啊? 实在疼的没办法了,大伙儿合计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是应该去医院检查。马导当然不会让去,我们只有自己偷着去。那天上午,刘丽、马宁宁、吕欧、吕亿、王媛五个队员, 自己冒险上了医院,主要是想化验肝功能。大伙儿心里头怕的不行,得了病害怕,让马导发现了更害怕。结果,还是让马导给发现了,这下子可闯了大祸!”</span></p><p><span>问:“马导怎么发现的?”</span></p><p><span>答:“用他的话说,我们斗心眼儿斗不过他。你寻思吧,如果上午做化验,早晨最好就不要训练。这五个大个子没练,场上少了五个大活人,很明显, 这还不引起他的警惕?上午五个人偷偷外出去医院,下午就给他知道了。晚上, 马导下令开会,他大动肝火,连训带打, 那天那通臭打呀,可把我们五个给打坏了!打刘丽, 老队员, 打的最重,耳刮子、大板凳子,把刘丽打的乌眼青, 没法见人,好些天退不下去,家里人看见问怎么回事,刘丽只敢说是碰 到桌子上碰的。当时刘丽彻底绝望了,我们都觉得活在这世上实在没什么意思。那一次,刘丽伤心地哭了一晚上,忍着疼, 把行李东西都收拾好了,一天也不想再干下去!马导又反过来哄我们……。后来到了大连,我们都有轻生的想法,想跳大海……”姑娘们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泪流满面。</span></p><p><span>沉默片刻。我问:“既然不让检查身体,你们还照常吃药吗?”</span></p><p><span>答:“那次上医院挨打, 是七运会以后的事,大伙儿逐渐产生了抗拒心理。到了亚运会预选赛之后,特别是1994年7月搬到大连,多数人开始偷偷扔掉口服药。我们队里针剂和口服同时使用, 马导亲自打针,谁也别想躲过去,口服药每天好几次,他没法看得住。当着他的面,我们一只手把营养药吃下去,另一只手藏着违禁药,他一走就扔,一把一把地扔!马导平时总说, 这些药多贵多贵,我们照样扔。扔的多了!”</span></p><p><span>我问:“打针, 多长时间一次?”</span></p><p><span>答:“主要是备战阶段打的密。每个人具体情况也不一样。训练紧张时, 差不多隔一天打一次,除了打EPO,还打好几种别的针。像丙睾酮啊什么的。到了比赛期间, 主要打双清睾酮速效9303。”</span></p><p><span>我问:“据你们了解,马导用药的剂量比别的队是大还是小?”</span></p><p><span>答:“特别大。在我们记忆里,原先一支EPO应该打三个人,到了马导手里,开始两人打一支,一人半支,那时马导还在队员当中回避回避,俩人俩人叫到一块儿,打完一对儿再叫一对儿。到了九三年,就是</span><span>斯图加特</span><span>之前, 在青海高原训练, 干脆一人打一支。后来他就嫌麻烦,这还回避个啥呀,一人一支,人又多,大伙儿集中到一个屋里,一起打就行了。全队用药量很大很密, 打针太频繁了,今天这种药,明天那种药。几乎每人每天要打一支。有时上了火车也打, 马导他真够累的!”</span></p><p><span>我问:“除了马导亲自动手,还有别人替他打针吗?”</span></p><p><span>答:“没有别人,全是他亲自打。他谁也不相信。”</span></p><p><span>我问:“每个队员的具体情况, 除了马导别人也难以掌握? ”</span></p><p><span>答:“对啊。马导经常拿着那张计划表,他要看着表做参考,按表上的时间给我们打针。你刚才问为啥在火车上还打针,就是这个计划表, 起规定作用。比如表上指示今天应该打,今天咱队正在火车上,在卧铺上,他就不乐意耽误,照常注射打针。”</span></p><p><span>我问:“打针通常是打臀部吧?”</span></p><p><span>答:“对呀。”</span></p><p><span>我问:“那么要在火车上打针,人来人往的, 脱裤子多不方便?”</span></p><p><span>答:“火车上的卧铺是一格一格的,要是给一个人注射,别的队员就自动围住卧铺口儿,放点哨,挡着点儿呗,不能让人看见。对于我们来说,那阵儿打针太正常了, 人都给打麻木了。啥也不愿多想,何必想一回伤心一回。”</span></p><p><span>问:“打针的时间性是相当讲究的?”</span></p><p><span>答:“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平时训练要打针,还是按天计算,弄不错日子就行。一到比赛期间, 打9303,打9421,那就需要按小时计算了,错半小时也不好使。马导特别讲究时刻。比如今天下午比赛,把检录的时间,把作准备活动的时间, 都计算好,估计打发令枪的时间应该是5点钟,而速效9303的药性, 要在注射后4小时发挥作用,那么, 就是中午1点钟必须打针,或者稍稍提前十几分钟。记得比赛期间, 每次吃中午饭,我们心里都掐着时间,往往是饭后过一会儿, 就开始打针, 一点儿不能耽搁。”</span></p><p><span>我的心在颤抖,我的手在颤抖,就像我也被狠狠地打了一针。</span></p><p><span>(转自腾讯新闻)</span></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9/df1c2eb09b3189e573942cb954365e1d_4.png" /></p><br /></span></p><p><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