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回复: 0

“黑疫苗”事件完整解读:两百万支流入十八省市,到底是谁买了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10-19 14: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p><img src="image/20201019/8a0246fbb94ffe09b22fd78fff9e0676_1.png" /></p><br  /></p><p><br  /></p><p>昨天的新闻,想必大家都懵了。</p><p><br  /></p><p>疫苗是如此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想想就不寒而栗。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整整五年多的时间,犯罪团体向市面上流通了两百万支“黑疫苗”,到底去往何处,会有多少无辜的人受到影响?尤其是新闻曝光的几种儿童疫苗,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都是多么常见的疫苗。</p><p><br  /></p><p>昨天,几乎人人自危。</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579260ddc60acc0133bcf3d819fb6f0c_2.png" /></p></p><p><br  /></p><p><strong><span>哪些疫苗出了问题?</span></strong><span><span></span><strong><span><br  /></span></strong></span></p><p><br  /></p><p><span>《澎湃新闻》对事件最新的披露是,“涉案疫苗为二类疫苗。其中包括儿童用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和成人用流感、狂犬病、甲肝等疫苗共计25种,100余箱20000余支”。</span></p><p><br  /></p><p><span>从这个细节里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第一类疫苗,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口服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都不在此次涉案疫苗中。</span></p><p><br  /></p><p><span><strong><span>注射了这些问题疫苗有什么危害?</span></strong></span></p><p><br  /></p><p><span>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本次涉案疫苗,并不是假疫苗,仅仅只是未按规范进行冷藏储存及运输,且部分属于临期疫苗。风险在于,在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可能,同时疫苗会失效,但疫苗失效并不会带来直接的伤害身体的影响(狂犬疫苗除外),只能说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span></p><p><br  /></p><p><span><strong><span>问题疫苗都去了哪里?</span></strong></span></p><p><br  /></p><p><span>问题疫苗的去向,《澎湃新闻》公布现已知涉及地区已有18个省份,波及大半个中国。可除了目前已公开的【湖北、安徽、广东、河南、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其他10个地区都有哪些,目前还在等官方的下一步进展。而已经有省份和城市,比如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等,紧急发布通知,告诉市民别惊慌,问题疫苗并未流入,而相关省、市级疾控系统方面没有采购无资质疫苗。</span></p><p><br  /></p><p><span><strong><span>怎么才能知道已接种的疫苗有效无效?</span></strong></span></p><p><br  /></p><p><span>我国从2006年开始,对疫苗等特殊药物实行电子监管,通过在疫苗外包装盒上赋码,疫苗生产、经销、使用企业、单位各级扫描电子监管码录入流通信息,来对疫苗的流通过程进行监管。专家建议,如果还有保留疫苗的基本信息,可以通过拨打全国公共卫生热线12320,查询已经接种的疫苗是不是问题疫苗。</span></p><p><span><strong><span><br  /></span></strong></span></p><p><span>此外,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医生还建议,可以通过测免疫效果,比如抗体效价,来查实。如果用了问题疫苗,无需恐慌,补种即可。而如果以前接种的疫苗有效,重复接种的话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能算是无效接种。</span></p><p><br  /></p><p><span><strong><span>公布问题疫苗的批号,是否可行?</span></strong></span></p><p><br  /></p><p><span>在问题事件出来后,呼吁公布问题疫苗的批号,查明哪些孩子接种了问题疫苗,是大家的共同呼声。作为平常父母的我们,都很想知道,犯罪嫌疑人五年经手两百万只疫苗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量级。</span></p><p><br  /></p><p><span>据此,上海疾控的陶医生介绍到,“犯罪嫌疑人5年经手200万支疫苗,而我国五年来上市自费疫苗超过10亿支,这个数量对比关系不应该被忽视。疫苗每个批号上市量平均≥10万支,问题疫苗只占其中很小部分。很可能每个批号的问题疫苗只有几百、几千支,上万支应该很罕见。如果公布某批号是问题疫苗,接种该批号疫苗者大多数人将被冤枉。”&nbsp;</span></p><p><br  /></p><p><span>此外,目前有公布的问题疫苗流向包括 “安徽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乳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澎湃新闻》,3月18日),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也下达指令,会进一步公开相关动向和产品来源。我们可以进一步等待事件的披露和进展通知。</span><strong><span></span></strong></p><p><span><br  /></span></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9/579260ddc60acc0133bcf3d819fb6f0c_3.png" /></p><br  /></span></p><p><span><br  /></span></p><p><span>关于这个事件,知乎有个热评,<strong>躲得了奶粉,躲不过疫苗</strong>。这无疑戳中了多少父母的心底泪!</span></p><p><br  /></p><p>但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各大医生、专家对疫苗和储存温度的科普,萌芽还看到了上海疾控中心及时发出的一封公告,也看到了科普群里现居马来西亚的朋友,溜溜妈分享的一份世界卫生组织(WTO)对中国疫苗管控体系的打分表,这无疑是在这样的时刻,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了我一份定心丸。</p><p><br  /></p><p><span><strong>中国疫苗管理水平位列 WTO 测评的前25%</strong></span></p><p><br  /></p><p>简单来说,在正规的疫苗注射渠道,比如正规医疗机构或防疫中心等,中国的疫苗管理水平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TO)的肯定的。</p><p><br  /></p><p>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2014年间对许多国家进行了有效疫苗管理(Effective Vaccine Management)的评测。这一评测从九个维度衡量一个国家在疫苗供应上的管理水平,包括疫苗到达、储存温度、储存能力、建筑、设备和运输、预防性维护、库存管理、疫苗分配、疫苗管理和信息系统及支持职能。</p><p><br  /></p><p>中国在2014年接受的评测中反映,分数在82个发展中国家中位列前25%。 这么靠前的分数,是 WTO对我国整体疫苗管控水平的肯定。</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3a8622fad3e0a8398300e4f6d6147bf6_4.png" /></p><br  /><span>图片来源:WTO 官网</span></p><p><br  /></p><p><span><strong>正规医疗渠道的一二类疫苗是严格把关的</strong></span></p><p><br  /></p><p>而从上海疾控中心昨天最新的公告里,<span>上海疾控</span><span>向民众交代了我们国家目前在正规渠道里所执行的流程,包括二类疫苗和此涉案里的狂犬病疫苗。</span></p><p><span><br  /></span></p><p><strong>在流通采购环节</strong>,针对二类疫苗是根据国家统一调控,依照使用计划向疫苗生产企业或疫苗批发企业统一采购国家批准使用的第二类疫苗;通过委托专业医药物流企业实行统一储存和配送。</p><p><br  /></p><p><strong>在疫苗管理环节</strong>,从接种门诊到市级,确保从配送储存和接种使用环节,均规范地实施冷链温度监控。而疫苗日期、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和在途温度记录均需要纳入疫苗出入库做完整录入。同时,按规定索取生产和批发企业资质文件、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等内容,并妥善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p><p><br  /></p><p>诚然,也许最让我感受到微妙之处的是,上海疾控在文中公布的从市级到接种门诊的冷柜仓储照片图:</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f89d13878a5e1ce78855d5aa5ef9fd1c_5.jpg" /></p><br  /><span>(图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cyNDk0Mg==&amp;mid=403164591&amp;idx=1&amp;sn=99d4da67f7c564d04c55c3edaf89b98e&amp;scene=7#wechat_redirect)</span></p><p><br  /></p><p>有时候,比起纸面上的文字和官方的公文,也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些真实、透明的情况,一些数据、一些照片、一些监测报告、一些第三方的测评监督。</p><p><br  /></p><p>而这些,可以让我们安心。</p><p><br  /></p><p><span><strong>疫苗还是必须得接种</strong></span></p><p><br  /></p><p>在等待有关单位的进一步调查过程中,我们需要冷静且理智地明白一点:</p><p><br  /></p><p><strong>疫苗还是必须得接种。</strong></p><p><br  /></p><p>拒绝疫苗,只会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暴露在更大的风险里,甚至有可能引起流行疾病的肆虐,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这是全世界的共识。</p><p><br  /></p><p>因此,不<span>管疫苗事故所带来的震撼是多大,但疫苗还是必须得接种,不能拒绝疫苗,<strong>不光是一类疫苗需要接种,而绝大多数二类疫苗,也建议接种</strong>。</span></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9/579260ddc60acc0133bcf3d819fb6f0c_6.png" /></p><br  /></p><p><br  /></p><p>然而,我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极其复杂。</p><p><br  /></p><p>理智上我应该坚定不移地站在数据这边,因为无论是从新闻追踪,到官方公告,到专家发言,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测评报告里,我可以有理由信任我国的疫苗管理制度,一类疫苗基本上是安全的,而二类疫苗在起码大多数正规防疫部门依然大体是安全的。</p><p><br  /></p><p>可是情感上,我感到很无力。<span>每当这样子的事件出来,总会激起我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惊慌。</span></p><p><br  /></p><p><strong><span>到底谁来为这些“问题疫苗”买单</span></strong></p><p><br  /></p><p>不管这个新闻是2015年的旧闻,还是2016年的新事故,整整五年,到底波及了多少家庭,到底谁来为这些“问题疫苗”买单,二类疫苗背后的产业链和利益黑幕究竟是什么,这些我们无从知晓。</p><p><br  /></p><p>也许我们生活在一线城市,在接种疫苗的环节我们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和防疫中心,从省疾控到市疾控到区疾控一层层把关,因此在这样子的事件出来后,也许心底还能稍微安心,孩子应该是平安无事的。</p><p><br  /></p><p>也许两百万支疫苗的流向更多是前往非法经营的诊所、小乡镇的私人医院和一些违法贪污的疾控部门基层站点。也许大部分受波及的家庭都是最贫困地区的百姓,而他们也许还不曾了解这样的疫苗事故,为了要给孩子最好的保障,支付了高额的费用,却成了“黑色利益链条”的牺牲者。</p><p><br  /></p><p>我根本无法想象,究竟这条非法疫苗生意的“黑色利益链条”,到底是用什么样的“通天本事”,才可以生存了五年,做到了五个多亿,并且可以流通去十八个省市,将黑手伸向最底层的百姓。</p><p><br  /></p><p>对于那些涉案人士,也许自费的二类疫苗是重要的创收手段,通过差额可以换取可观的利润,所以在价格战的诱惑下,“仅仅只是失效而已”这样子的“风险”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p><p><br  /></p><p><strong>疫苗销售也有黑色利益潜规则?</strong></p><p><br  /></p><p><span>这个事故被证实是2015年的旧闻,然而时隔一年,如果没有《澎湃新闻》的这个新闻,也许二类疫苗销售领域的潜规则根本就不会浮出水面:</span><br  /></p><p><br  /></p><blockquote><p><span>(引自《</span><span>山东疫苗案爆“体外循环”利益链,疾控监管两大漏洞亟待修补</span><span>》</span><span>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5248?url_type=39&amp;object_type=webpage&amp;pos=1</span><span>)</span></p><p><span><br  /></span></p></blockquote><blockquote><p><span>“这是二类疫苗销售领域的’潜规则’。”一位不愿具名的疫苗销售企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一类疫苗是按上报接种计划由国家分配发放,二类疫苗则由疾控部门、接种单位自主采购。在销售过程中,疫苗销售企业为追逐利益,会通过各种关系尽可能地“走量”,将疫苗销售给疾控部门、接种单位。疾控部门、接种单位部分人员从中渔利,甚至会充当疫苗销售企业的“宣传员”、“营销员”。</span></p><p><br  /></p><p><span>但“疾控部门、接种单位最后接种不了那么多疫苗,疫苗销售人员就要想办法、找渠道,把即将到期的疫苗再找地方销售出去。”该人士表示,庞某卫正是把握住了这层关系,利用自己构建的人脉关系,牵线搭桥违法低价从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处购进临期二类疫苗,再加价销售给与其同样的疫苗贩子或疾控部门、接种单位,倒手攫取利益。</span></p></blockquote><p><br  /></p><p>同样可笑的是,本次案发的由头,是“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利剑’专项行动中发现的”,所以如果没有所谓的“专项行动”,平时的监管流程就根本察觉不到犯罪的蛛丝马迹是吗?</p><p><br  /></p><p>…………</p><p><br  /></p><p>好多好多问题,我发现我竟无力提问。</p><p><br  /></p><p>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需要学习很多技能,包括鉴别真伪、看清楚消息来源、搜集各路人马和专家人士的分析,为各种事故而胆战心惊……</p><p><span><br  /></span></p><p><span>国产奶粉担心奶源不安全,进口奶粉怕检疫不合格,便宜玩具怕材质有毒,花大价钱买的玩具也怕有安全隐患,婴儿零食是挂羊头卖狗肉并不适合婴儿,婴儿服装又是甲醛又是系带都可能造成伤害,现在,连关系国计民生的疫苗都不可避免。</span></p><p><br  /></p><p>可是这些监控和管理,本不该由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来操心的,不是吗?</p><p><br  /></p><p><span><strong>谁来回应普通父母的诉求?</strong></span></p><p><br  /></p><p>每一个事件出来,我们都呼吁国家的问责,都呼吁相关部门的整顿,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发声,哪怕一点点,都可以汇聚成海,最后表达我们的诉求。</p><p><br  /></p><p>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希望,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都不应该只是媒体热热闹闹招呼一场就过去的云烟。</p><p><br  /></p><p>2003年的SARS促成了中国流行疾病全新的上报和披露机制,这一次,那些不知流落何方的失效疫苗,又能否成在疫苗安全问题上成为有效的推动力?</p><p><br  /></p><p><strong>我们希望</strong></p><p><strong>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善待</strong></p><p><strong><br  /></strong></p><p><strong>我们希望</strong></p><p><strong>疫苗能真正地保障起孩子们的安全</strong></p><p><strong><br  /></strong></p><p><strong>我们希望</strong></p><p><strong>二类疫苗的黑色利益链能得到根本肃查!</strong></p><p><br  /></p><section><section><section><p><img src="image/20201019/c1ea5c58f063fbd666fb70bba561c359_7.gif" /></p></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trong>拓展阅读</strong></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点击下面的标题直接查看</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br  /></p><ul><li><p>兰菌净是什么鬼啊?为何黑名单上的冒牌货能上疫苗推荐手册?<br  /></p><p><span></span><strong><span>推荐理由:</span></strong><span>兰菌净,赫然出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疫苗接种单上的&quot;二类疫苗&quot;,竟然只是一个在国外甚至被列入&quot;黑名单&quot;的冒牌货。但到底为什么,这样子的冒牌疫苗可以流入全国的大多数省市,大行其道,达到一年上市量超180万剂,市值超5.4亿元的惊人规模呢?</span></p></li></ul><p><br  /></p><ul><li><p>疫苗接种能不打就不打?听听和睦家医疗总监怎么说 | 一期一会<br  /></p><p><span></span><strong><span>推荐理由:</span></strong><span>一方面,深知疫苗接种是守护宝宝健康重要的“保护伞”,另一方面却又担惊害怕“疫苗之殇”。究竟什么该打,什么不该打?到底如何才是科学地打?打了怎么还会发生症状,是不是还不如不打?且听<span>和睦家医疗广州诊所医疗总监、儿科医生夏凯莉医生为我们分析。</span></span></p><p><span><span><br  /></span></span></p></li><li><p><span>萌芽力荐:中国当前最佳效果的疫苗接种程序</span></p><p><strong><span>推荐理由:</span></strong><span>我国已上市的疫苗种类有30多种,经过50多个厂家生产供应,最终形成近300个疫苗产品。上海疾控中心的陶医生,微博疫苗科普学者@疫苗与科学,从最佳效果角度设计了一个接种程序表,供民众参考。</span></p><p><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br  /></p></li></ul></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img src="image/20201019/3ba8696caf1e8a722db49160fc910a7a_8.png" /></p><br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img src="image/20201019/b5e783581fd2e4c47086a811e0f68fbe_9.png" /></p><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本文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section><section>欢迎转发分享,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Bud926</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img src="image/20201019/176f9c0135a90b2615f34c5ef29e4862_10.png" /></p></section></section></sec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6 01:19 , Processed in 0.07786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