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图扫描正常,能进行 NOMAL SCAN 和 VOLUME SCA-N扫描,只是图像不完整,丢失一半信息。
故障分析
由于螺旋CT采集的信号是通过滑环与碳刷的接触来传递,当滑环槽内灰尘比较大,使碳刷与轨道的接触不良,会有部分信号丢失,因此,造成图像不正常。
维修与检测
首先按下SEL MODE键,选择 48(SERVICE MODE),5(ERROR LIST DISPLAY),显示故障代码为:
IP TIME OVER DATA GATHERING。说明问题出在数据采集系统。
由于数据是通过滑环和碳刷的接触来传输,因此,我们首先查看滑环部分:
(1)关掉所有的电源开关;
(2)松开扫描机架右下角制动器三个MP 螺丝,以便手动转动扫描转盘; (3)将扫描架左前面SW开关拔至MANUAL状态; (4)用笔式手电和小型放大镜观看碳刷与滑环轨道的接触况,未发现碳刷有损坏、折迭、弯曲等现象,说明碳刷正常; (5)用干净酒精棉球清洁轨道,发现灰尘比较大。故安装信号轨道清洁工具,确认酒精棉球杆正好接触到滑环轨道槽内; (6)将无水酒精滴入棉球内,顺时针方向旋转扫描机架的转盘,清除滑环槽内的灰尘。清洁完毕后,试扫水模,机器恢复正常。
扫描标图正常,从标图定位,提示床的位置出错,而不经过标图定位,直接进行NOMAL SCAN获得的图像为不完整图形,丢失一半信息。
故障分析
从故障现象看,扫描标图正常,但不能进行定位,轴扫(NOMAL SCAN)获得的图像不完整,一半信息丢失,说明计算机未找到正确的扫描位置(Scan Position),因此造成图像超出 FOV 范围,应该是系统软件未发出准确的扫描位置指令。
维修与检测
按下SEL MODE键,选择48(SERVICE MODE),5(ERROR LIST DISPLAY),显示故障代码:MM05 MEMORY DATA MODULE ERROR,说明故障出在系统软件和数据存储上。
选择
47(CHECK MODE),进行4(IP CHECK)和5(FR CHECK),PASSED通过,其中IP(Image
Processor),FR(FAST REeconstructor)。当进行 7 (MD CHECK)时,MD(Magnetic
Disk)检查时,检查第一个MD,出现 READ ERROR!!错误,这是一个型号为D3896(2.2GB)的系统硬盘。
打开操作台下的计算机系统柜,有两个MD,一个是系统硬盘,另一个是数据盘,从系统盘发出的蜂鸣声较大,根据故障现象,怀疑系统内,操作指令出错,故进行系统盘的格式化。 首先插入系统软盘到光盘驱动器内,按下控制台上复位键,进行系统软件的记录。
(1)Initialize and os(operation software) entry. (2)AP(Application)software entry.
当进行到第二步(2)时,程序无法输入,故怀疑磁盘硬件损坏。更换新 DBS2IS(2.2GB)硬盘,重新进行格式化,各操作软件输入、备份,最后还要输入“OP-DBS21SENTER”。试扫水模,机器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开始扫描患者时,不论NOMAL SCAN还是 VOLUME SCAN,按下STANDBY,机器出现指示“SCAN ERROR',并又返回主菜单,机器不能扫描。
故障分析
从故障指示可推断故障出现在扫描机架内。AVEI 螺旋CT机在主菜单下时刻显示'TUBE RATINC xx%',表示管球的热状态。
通过几年的使用,我们发现当TUBE
RATING(以下简称 TR)值超过60%时,并且在停扫后,此值下降的速度又比较慢,机器就会出现上述故障。在平时做NOMAL
SCAN时,每扫一层图像,TR 就会增加1%,假如TR为 0),做一个头CT大约11-13 层,那么TR就会升至11%-13%。
当
TR初始值为20%时,做一个头 CT,TR值就会升至25%左右,做一个VOLOME
SCAN值将升至35%左右。跟踪试验显示,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在 TR不同值时进行试扫,发现只有当
TR值降至20%以下时,机器才能扫描,并且很快TR值就会升至 60%。从60%下降到20%又非常慢,大约需要
30分钟。因此,从这些数据中,我们断定是 CT管球散热装置出现问题。
维修与检测
将扫描机架恢复零位,打开机架外壳,通过外观可以看到CT管球散热系统的散热网已被灰尘基本堵死,用毛刷充分清理,同时用吸尘器进行处理。完成后进行试机扫描,机器恢复正常。
【版权声明】: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 百度学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ID:yxi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