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回复: 0

当年炸掉全英国5%的储备油炸出2.4级地震的伦敦油库大爆炸,英国人是怎么做的。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10-14 2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那是2005 年12 月11 日的凌晨....</p><p>伦敦北部Luton机场附近的居民被几声巨大的爆炸惊醒...</p><p>起火的是附近的Buncefield油库.....</p><p>这里曾是英国第5大油库,距离伦敦市中心大概40公里。自二战时起就为英国皇家空军提供燃油,当时有26个储油罐和400个油柜...</p><p>这里储存着英国5%的燃油储备.... 在这场爆炸中烧尽...</p><p><p><img src="image/20201014/84df432e233de17abc3081ea0d775a39_1.jpg" /></p></p><p><span>凌晨6点01分时,邦斯菲尔德的一个大型油罐爆炸,之后半小时内引起了附近20个油罐相继爆炸。</span></p><p><span></span></p><p><span>三次巨型爆炸分别在6点01分,6点27分和6点28分。</span></p><p><span>接连的巨响和震感使附近房屋的玻璃全部震碎,爆炸后的大火将天空染成橘色,火焰高达60-90米,在伦敦市内都可以看到邦斯菲尔德方向的大火和浓烟。
</span></p><p><span></span></p><p>最大的一次爆炸记录为2.4级地震.....</p><p><p><img src="image/20201014/6aedc545d77371d09935ddac9169b611_2.jpg" /></p></p><p><span>邦斯菲尔德地区是一个大型的油料储存区,这里有多家储油公司,因为工厂只被允许在最小的安全距离内发展,这使得先后发展的多家储油公司基本上毗邻建设,甚至互相渗透,形成当时Buncefield油库地区的情况。</span></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4/e7b6c19c70e7224373cef4aa3af09165_3.jpg" /></p></span></p><p>爆炸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几公里外民众的窗户都被震碎, 40公里外的伦敦都听到了爆炸声。。。</p><p>爆炸<span>发生后,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消防队员。</span></p><p><span>交通部门立刻封锁了油库附近的两条高速公路,警方对爆炸现场周围实施戒严。180名消防员参加了救火,他们铺了30公里长的软管泵,向大火喷了1500多万升水,25万升泡沫...</span></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4/c4cd1b8d849711a4c16b0ca6be451522_4.jpg" /></p></span></p><p><p><img src="image/20201014/34769daa020fed501489337583aa2e59_5.jpg" /></p></p><p><strong>大火烧了60个小时才被熄灭</strong></p><p><br  /></p><p><span>由于油库附近正好是英国第7大的Luton机场,爆炸后一度引起混乱,有人传说是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油库,也有谣传爆炸已造成8人死亡。</span></p><p><span></span></p><p><span>爆炸后的两小时,政府负责人召开发布会澄清爆炸属于意外事故,并非恐怖袭击。共36人受伤,无人身亡。<br  />事发在周日的凌晨..
工人们都还没有上班。 油库距离居民区又较远。 才有了这样0死亡的结果。 </span></p><p><span></span></p><p><strong>事故发生一个月之后,<span>2006年
1 月独立事故调查委员会成立。 2006年2 月 21 日发布第一份调查报告。 之后一共公布了 9 份报告。 直到 2008 年 7
月才宣布调查结束:</span></strong></p><p>主要的原因,是当晚,工人开启了阀门由输油管向其中的一个储油罐供油。</p><p>然而... 那天晚上,那个储油罐的正常液面高度,高液面高度,和超高液面高度的三个液面传感器全部卡住失效。。。</p><p>就连在罐顶独立于电脑控制的防溢出开关也失效。</p><p>(连续四道防线全部失效)</p><p>以至于电脑不知道油罐已满,还在源源不断的往油罐里输送汽油。</p><p>控制室的人也没有观察出异常。</p><p><br  /></p><p>终于,汽油从油罐溢出,顺着油罐流到旁边放溢堤里...</p><p>后来方放溢堤都被灌满,油从放溢堤里又溢了出来。</p><p><br  /></p><p>这都是高度挥发性的汽油,<span>在凌晨6点的时候,汽油蒸汽已经弥漫了附近整个油罐厂区</span></p><p>白色的全是汽油雾...</p><p>跟空气充分混合的汽油雾.....</p><p><p><img src="image/20201014/e81572b07ecd2705879b41348a2cedf6_6.jpg" /></p><br  /></p><p>后来蒸汽云被附近加油的油罐司机发现。 司机立刻报告油库人员。按下报警器开启消防泵。 就在这时。
发生了第一次爆炸。爆炸之后的半小时内,引发了附近20个油罐相继爆炸。</p><p><br  /></p><p><strong>事后调查</strong></p><p>几个运营公司对这个事故有直接责任。 那个油罐的液面传感器,在当年8月开始就有14次卡住失效的问题。 然后没有人及时有效解决。当晚,在液面传感器 被卡住之后,控制室的人也没有发现异常,没做出警报。</p><p>事后对几个公司罚款超过400万英镑。</p><p>然而整次事故的总损失超过10亿英镑。</p><p>这成了整个欧洲在二战过后最大的一次火灾和爆炸事故......</p><p><br  /></p><p><strong>伦敦政府当时怎么处理的?</strong><br  />伦敦政府在那次事故中准备比较充分,因为英国在1999年就已经颁布了一整套的法规,<span>规范工业事故发生后警方、消防和企业各方的责任,定期开展事故救援演习。</span></p><p><span>此次事故救援中,应急物资十分充足。</span><br  /></p><p><span>同消防人员一起工作的,还有对周边水源进行监测的英国环境保护署的专家们。</span></p><p><span>油库附近有两条主要河流,专家从爆炸发生后就对河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控,观察是否有爆炸造成的污染物进入河中。</span></p><p><span>环保部门和消防局合作,直接将消防废水引入救援现场的地下排污系统。灭火工作结束后,统一进行处理。</span></p><p><br  /></p><p>当时那些夹杂着灭火剂、石油、汽油残迹消防废水没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影响。</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4/c96c8344c2e24685506a88bb875b023f_7.jpg" /></p></span></p><p><span>英国政府努力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警方在事发当天上午就将油库附近的2000多居民疏散到附近体育中心</span></p><p><span>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否定有“恐怖袭击”的可能,打消了英国公众和媒体对“恐怖袭击”的猜测,避免了社会恐慌。</span><br  /></p><p><span>警方、消防局和卫生部门每天定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最新信息。</span></p><p><span>各部门还分别开通热线,接受公众问询。</span></p><p><span></span></p><p><span>卫生保健局的网站详细介绍了油罐爆炸对健康的影响,并对附近居民提出相关保健建议。</span></p><p><span><p><img src="image/20201014/9634b963da1de4a06e470e6fea928f83_8.jpg" /></p></span></p><p><span>2006
年1 月英国成立独立的事故调查委员会,自2006 年2 月21 日发布第一份调查报告以来,一共公布了9 份报告,直到2008 年7
月才宣布调查结束。</span></p><p><span></span></p><p><span>由于委员会深入而全面的调查,事故的完整过程和和深层原因被逐步揭示。同时在伦敦政府和民众的积极配合下,整个城市并没有慌乱,而是成功、平稳、有序地应对这次事故。</span></p><p><span><br  />-------------</span></p><p><span><strong>后记:在这场事故的调查报告发布后,这场事故成了在英国每一个学化工和安全生产的学生都要学习和分析教训的一场事故。
</strong></span></p><p><span><strong>(在英国还有一个都会学到的是1976年的Piper
Alpha钻井平台事故)</strong></span><br  /></p><p><span><strong>事故发生之后,在祈福,震惊之余....
纠清事件发生的原因... 吸取经验和教训,把这些教训传递给接下里一代又一代新的年轻学生和工程师们。 才是更重要的事情。</strong></span></p><p><br  /></p><p><strong><span>我们不会忘记</span></strong></p><p><br  /></p><p><span></span></p><p><p><img src="image/20201014/416ea36ec92a0dacaa928486432090b0_9.jpg" /></p></p><p><span><strong><em>请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的教训!</em></strong></span><br  /></p><p><br  /></p><p><br  /></p><p><p><img src="image/20201014/e21cfab5489994f664d4b6b61a04216d_10.jpg" /></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6 03:03 , Processed in 0.10406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