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回复: 0

【天使手记】一台36岁显微镜的故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9-27 0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r  /></p><p><p><img src="image/20200927/7e7a404b4f9333e4ea57e8a4cdad275a_1.png" /></p></p><p><p><img src="image/20200927/6618b27faa0df588860370fa1457dcae_2.png" /></p></p><p><span>我是一台奥林巴斯显微镜,型号是BH-2,1981年出厂。和我一起出厂的姐妹们有的去了大学,有的去了研究所,而我到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从1981年到2017年,36年来我一直工作在美丽的的山城之颠七星岗金汤街。</span></p><p><span>  </span></p><p><span>作为一台显微镜,我出生于日本大阪,在当时,我功能齐备,身价不菲,是显微镜家族的明星产品,是典型的“白富美”。我来到医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重庆的优生优育出力。</span></p><p><span><br  /></span></p><p><span>到院的第二天,我等来了我的主人——小文。他虽然瘦小了一点、土气了一点,但他对我呵护有佳,因此,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和他的磨合还算轻松。</span></p><p><span></span></p><p><p><img src="image/20200927/8824dee03ff28f8a424766720bc0697a_3.jpg" /></p></p><p><span>遗传与生殖研究所实验室文建庆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 ↑</span></p><p><span><br  /></span></p><p><span>小文的单位(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对我很好,专门给我配备了单独的房间,还例外的给我安装了一台宝花牌空调。小文也特地为我安装了厚厚的窗帘。为了防尘、防潮、防光线以及酸碱物质对我的伤害,他总是关闭门窗,不使用时会给我套上防尘罩。使用时也格外小心。他对我说过:“我是他的第二双眼睛”,靠我来观察微观的染色体世界,从而发现异常染色体,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span></p><p><span><br  /></span></p><p><span>人与人的初恋是美好的,我与小文的初恋也是如此。刚到时,研究所的工作量还不多,一天也没有多少样品可以观察。但初来乍到的小文,常常对着染色体反复观察、分析,十分仔细认真。绘制染色体核型图,一看就是一天。他的目光穿过我的目镜,左手轻轻地旋转调焦旋钮,而我的物镜慢慢地对焦那些形状各异的染色体,从模糊到清晰。时间慢慢地流逝,我安静地陪着小文度过了简单的实验室生活。从上片、调焦、观察、绘制,显微摄影,记录等,几个动作周而复始。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记录的文字越来越立体流畅,绘制的染色体例数也越来越多。用我拍摄的照片也越来越清晰。</span></p><p><span><br  /></span></p><p><span>由于我有出色的显微摄影功能,我参加了遗传与生殖研究所黄国宁医师和叶虹医师申报的重庆市科委多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1982年重庆市科委“三等奖”,1983年重庆市科委“二等奖”,1984年重庆市科委“二等奖”等等荣誉。</span></p><p><span><br  /></span></p><p><span>&nbsp;除了在科研方面协助单位取得成绩外,还在优生、优育方面我也协助医生诊断了很多“畸形儿”。这些“畸形儿”中,不仅有重庆的,还有西南地区的,甚至还有新疆、甘肃、西藏等地的,单位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主人记录的原始数据本也越来越多,叠在一起已经远远赶上我的几倍高度。在记录本上,写满了1982年检查核型多少例,异常多少例;1983年检查核型多少例,异常多少例,1984年检查核型多少例……什么“此核型,经专家鉴定为世界首报核型。以及21三体、18三体,相互易位等这些我早已熟悉的词汇。</span></p><p><span></span></p><p><p><img src="image/20200927/3f249bf44a558f1091eb3264897cb9e5_4.jpg" /></p></p><p><span>1981年出厂的奥林巴斯BH-2显微镜 ↑</span></p><p><span><br  /></span></p><p><span>就这样我一直在实验室陪着他,虽然长相守的感觉很好,可我却希望他带我出去看看外面的“景色”,但他从来不带我出去。 1985年3月的一天,任主任告诉小文:“妇女保健科要外出进行妇科普查,需要支援。”小文二话没说,把另一台放在木箱里的显微镜带上,就外出了,我伤心死了。直到后来小文对我说:“一路上公路太颠簸,颠坏了,我可舍不得。”我的心里才略感安慰。</span></p><p><span><br  /></span></p><p><span>实验室的工作简单而枯燥,十几年之后,我和小文也有了13年之痒。1994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与生殖研究所为了发展优生研究室,很快开展了“人工受精”、“试管婴”等高精尖课题。</span></p><p><span>&nbsp;</span></p><p><span>工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4月10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诞生了我国西部地区首例“试管婴儿”。因此,以前的“优生研究室”正式更名为“重庆市生遗传与生殖研究所”。</span></p><p><span><br  /></span></p><p><span>随着“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的迅速提高,我院的产前诊断工作也越来越多,我和小文忙得不可开交。小文一坐到我面前,他就变得异常安静,上片、调焦、观察、绘制染色体分裂相、显微摄影、记录,干得十分细心、认真。</span></p><p><span><br  /></span></p><p><span>就这样,36年了,我也成了老家伙。虽然我的主人一直精心呵护,但岁月不饶人,我也难免到了老眼昏花、骨质疏松的阶段。我的主人头发白了,身体也显微胖。原来的“小文”逐渐变成了“老文”,看我时间长了,眼睛的视力缓慢下降,就这几年的工夫,眼镜都换了4副了。老文对我也越来越好,不要我干重活,只让我在无菌培养室观察羊水细胞生长。2015年,遗传与生殖研究所添置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染色体核型分析仪,从而大大提高了核型分析质量和效率。</span></p><p><span><br  /></span></p><p><span>36年了,我同年代其它姐妹早就离开了他的单位和主人,被淘汰了,而我还发挥着作用。用老文的话来说:“仪器也有感情,我参加工作就用这台显微镜,用得顺手。”有时候也听他说:“只要目镜和物镜镜片好,保养好,能用几十年(这他做到了)。其他高级的仪器的技术核心是芯片和电脑,更新换代太快,咱这显微镜就是眼睛,核型分析鉴定的核心是人脑。” 听听,看看,他多懂我。</span></p><p><span><br  /></span></p><p><span>同样,我也懂“老文”,那就是:愿新到我院的“全自动染色体核型分析仪”,跟我一样的出彩和长寿!</span></p><p><span><br  /></span></p><p><span><strong><span>【版权声明】:</span><span>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span></strong><br  /><br  /></span></p><p><br  /></p><p><br  /></p><section><p><img src="image/20200927/b62fcfb5f05fb1b8312bfa07b46393bf_5.jpg" /></p><span><strong>微信ID:yxiubang</strong></span></section><section><span><strong><p><img src="image/20200927/3d50c8c9238d63bc2f0cee8c97c8bf3a_6.gif" /></p>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strong></span></section><p><br  /></p><p><br  /></p><p><br  /></p><p><br  /></p><p><br  /></p><p><span></span></p><p><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9-16 18:08 , Processed in 0.08164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