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关机:开机的依次顺序 VITA CR--->QC--->CS工作站--->激光相机(若没有按此顺序,可能会导致QC在登录界面无法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出提示未检测到许可);关机可随意。 2、 患者登记:点击“新建”--->输入“患者ID”、“姓名”、“性别”、 “年龄”,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患者登记。 3、 图像扫描:点击“获取”进入扫描界面--->选择患者所拍摄的部位--->将拍摄好的IP板盒箭头居中插入扫描仪---->等待“扫描”按钮变绿,点击“扫描”---->等待扫描完成后会自动呈现。 4、 图像传输:待扫描完成后,适当调整图像、标记左右等简单处理后,点击“接受”即可传至CS工作站 5、 图像后处理:患者列表中“刷新”即可收到最近传输过来的图像,双击或拖至打印面板,在工具栏中运用合适工具将图像再次进行细微处理 6、 图像打印:图像处理到理想状态后,选择“打印机”(例:DV5700),选择胶片尺寸(选择的胶片尺寸要与激光相机内放置的胶片尺寸对应,否则激光相机可以收到任务,但无法打印) 7、 报告打印:在患者列表中右键选中患者--->点击“报告”---->进入报告面板选择报告模板名称---->在右侧诊断模板内科选择系统自带的模板;医生也可以自行输入诊断过程和诊断结果---->点击“刷新预览”---->点击“打印”即可。 8、 图像传至远程会诊:在患者列表中右键选中患者---->点击“传输”---->点击“确定”即可将图像传至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