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因其系统庞大,集成化高,结构复杂,出现故障时判断困难,现将我院 GE 0. 2T 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维修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到操作界面,报磁体温度错误,这时就需要到设备间看磁体的温度,如果温度不到 32 ℃,只有等磁体温度升至 32 ℃才能扫描。若温度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测试的结果往往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到操作界面,报梯度放大器没准备好。此时应到设备间去检查梯度放大器。
首先拆开梯度放大器的后盖,检查放大器的空气开关是否跳闸,然后检查 X 轴、Y 轴、Z 轴放大器上的电源指示灯是否点亮。如果哪个放大器的指示灯不亮,那么对应的是这个放大器已损坏。
通常情况下都是 Z 轴放大器容易坏,因此,在检查时需要对 Z 轴的放大器进行重点的检测。把坏的放大器拆开,就可以闻到焦糊味,拆开放大器的盒子,很容易就会发现放大器上的 L1、L2 线圈,坏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注意这两个线圈的参数要求严格一致,铁芯磁导率一致、铜皮厚度一致、匝数一致,否则换上还会再次烧毁。
在这些都检查完之后,再重新运行设备,若还存在故障,则需要对其他位置进行检查,可能是不止一个放大器出现了故障。
扫描图像模糊、看不清。主要是看扫头、扫体、扫颈、扫四肢的图像是哪个体位的不清。
通常情况下体线圈比较容易出问题,因体线圈活动度大,其线圈基底部分还要支持患者的重量,体线圈内的龙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折断,龙骨一断,强度降低,保护就没有了,内部的紫铜皮也跟着断裂。当其断裂时往往会造成线路的短路,从而导致扫瞄信号出现干扰。
对于断裂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果断裂面小,可以剪一块紫铜皮用烙铁焊上,就可以继续使用,且不会对设备造成什么影响,使用时也很方便。
如果断裂面大,就需要把整块紫铜皮换掉,否则很容易造成设备的运行出现问题。
另外,在修补铜皮的同时,也要修补龙骨,这样才能一劳永逸,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头和颈部线圈出现的问题多是频率发生改变,这就要看它是向左偏还是向右偏。根据偏移量的大小在附件包中找出相应的电容,插到线圈上去,一般也能校准过来。
磁共振成像系统结构复杂,其维保工作专业性强,对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素质要求高。
所以磁共振成像系统维修保养技术人员: 一是要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有较强的责任心。 二是机器一旦出现故障要多思考,勤分析,查明故障原因,判断准确,才能动手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是要善于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四是要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档案,做到故障有案可查。
最终,对医院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维保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情况的发生,保障医疗设备正常运行。
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2px;letter-spacing: 1px;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影像服务中心 专业提供各大品牌影像配件服务! 电话:020-22191289
阅读推荐 案例:磁共振主工作站故障维修
DR影像设备维修基础知识
GE 64排 LightSpeed VCT故障:重建速度变慢
CT维修不得不知道的常见故障维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