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例一、BC-3000Plus开机后WBC池有液体溢出
故障现象:开机后WBC池有液体溢出
处理过程: 了解到:此类故障已经发生过两次了,每次分包商工程师到现场以后,清洗SV12阀故障就排除了,但是过两天又出现相同的故障。 WBC池内有液体溢出,一般来说就是废液没有抽走,首先就看SV12阀和废液泵。打开SV12阀后,果然发现有一块纸屑堵住了阀孔,检查废液泵,正常。同时,在WBC计数池下的隔离室中也发现了一块纸屑,用胶管堵住隔离室的两个口,再用注射器将纸屑抽出,纸屑如右图中所示:

于是就怀疑是不是老师采血的时候不小心将擦毛细采血管的纸屑掉进了试管中,询问发现,之前分包商工程师也是这样说的,但是他们的操作手法确实没有问题。 再观察抽出的纸屑,体型偏大,如果是擦毛细采血管的时候掉的纸屑应该不会这么大,另外据老师反映该故障每次都是开机时发生,于是想到了每次关机保养时用的E-Z清洁液是否有问题,打开清洁液瓶盖,发现盖子里面的垫片(好像是纸的)已经被泡涨了:

原来是E-Z清洁液瓶太高了,当快要用完的时候,采样针无法吸取,所以科室老师就将剩余的清洁液倒进瓶盖中,再放到采样针下面吸取,这样一来,盖子里面的垫片就被E-Z液泡涨了,保养的时候就被吸进了采样针,导致堵孔,所以才会出现每次开机时出现故障。
总结: 找到问题所在之后,给科室主任和老师都反映了这个情况,建议可将最后剩余的E-Z清洁液倒入试管或者尿杯中吸取,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实例二、BC-1800本底为星号
故障现象:
做本底时除HGB为0外,其余结果均为***号。代理商工程师在现场维修未能解决,遂将机器发回公司进行维修。 本底情况: 
查看本底WBC冲图如下:

RBC脉冲图: 
PLT脉冲图: 
初看这些脉冲只能判断这是个干扰引起的故障,但是这些脉冲都是些很高的尖峰,肯定不是气泡干扰,也不是类似于逆变器的高频干扰,也不像是电源引起的干扰,况且零地电压经检测只有2V,很正常。试剂也换成了新的,应该不存在外部干扰。
维修思路: 可能的外部干扰,如:外电源,试剂等因素可以排除,故障肯定来自于机器内部。观察10ML注射器,注射器动作时,里面没有气泡,排除是由于气泡干扰引起的,况且气泡干扰应该没有这么厉害。将V9阀打气泡混匀的管路压断,让机器在做本底时不进行气泡混匀,故障依旧,排除了打气泡混匀干扰的可能性。考虑到WBC和RBC两个通道同时都有故障,故而怀疑板件的可能性较大,更换模拟板,CPU板,电源板,检查了CPU板上的地线连接情况,故障依旧。为了排除电磁阀本身电磁干扰引起的故障更换V11,V12,V8,V18等阀,还是不行,检查了计数池排空管路,隔离室的周边管路,也未见异常,故障依然存在。既然板件都换光了,故障还是存在,那只能说明问题的根源还是在液路这一块。
故障处理: 偶然发现,每次系统检测的时候,看到的小孔电压值都不大一样,且有些偏高,WBC在10V~16V不等,RBC在12V~18V不等。这让我想到了一样我们一直忽视的东西,那就是计数池,因为前面一直考虑到两个通道都有问题,惯性思维就是首先考虑公共部分的液路和板件,而两个计数池同时坏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于是拆下WBC计数池检查,发现外电极被严重腐蚀,如下图: 

更换计数池后,故障排除。打电话给医院,医院终于承认用了较长一段时间兼容试剂,且机器放置不用了一段时间,所以才造成严重的腐蚀情况。
经验总结: 维修的整体思路是对的,但是观察的还不够仔细,对于小孔电压所反映的问题不够敏感,其实看到小孔电压不稳定,在已经更换过模拟板的基础上就应该想到计数池有问题。这是一个由于兼容试剂引起的典型故障,很好的反面教材。在以后的维修工作中应该重视类似于小孔电压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往往疑难杂症修不好都是因为我们忽视了某些重要的细节。
实例三、BC-3200偏转电机故障
故障现象:女子医院这段时间经常报偏转电机故障
故障分析:偏转电机故障可能的原因有: 1) 机械运动正常,但是偏转电机传感器坏,从而没有给出正确的信号,报偏转电机故障。 2) 由于阻力过大,在一定的步数里没有能够到达规定的位置,从而报故障。(这个故障可以通过添加固体润滑油等来解决)
处理过程: 由于到现场发现电机已经锈死,不能拆下电机更换。加上另外一个电机也是出现部分结晶的情况,就更换了其采样组件;更换该组件的时候,装上去发现采样针不在样本仓的正上方,而是偏左。对于BC-3200我们可以通过在“设置-密码-3210”以后再在“服务-系统检测-偏转电机”而后出现左右方向箭头,再按“计数”键后出现“左边、右边、中间位置”,我们选中中间位置后,按左右箭头调节采样针到中间适当的位置后保存。接着在对左边和右边的位置进行调节,每次调整后都保存。最后检查仪器正常,开关机后做样本正常。
【版权声明】: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 百度文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ID:yxi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