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中心供氧系统常见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26
发表于 2020-9-16 2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心供氧是指利用集中供氧系统将氧气气源的高压氧气经减压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终端,在各个用气终端利用呼吸机,出氧管等设备供气,以满足人们的用氧需求。



 下面介绍中心供氧系统的常见问题



1、中心供氧系统管道口径设计不经计算,仅凭经验



有些医用气体厂商或由于设计能力不强、或由于设计态度不认真,在确定供氧系统管道口径时根本就不经计算,而是凭经验甚至凭感觉来选取口径。事实上,这种现象应该还不在少数。比如说有些厂商惯常的设计方案是不论护理单元的床位数是多少,20床也好,50床也罢,统统拿φ16×2紫铜管用做走廊横管,这种态度至少是不认真、不科学的。


工程设计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设计人员拿出设计方案是要有依据的,是需要用数字说话的。不经计算仅凭经验选取管道口径,如选择的管道口径过大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材料浪费、使得工程造价不当增加;过小则容易导致系统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供氧不足,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使用。其实应用简化公式来计算管径并不复杂。管道内径的大小主要与氧气的流量、流速、终端同时使用率有关,而这三种参数在YY/T0187-19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均可查到。




2、中心供氧系统管道材质选取概念混乱



不少医院、医用气体厂商在供氧管道材料如何选取这方面概念相当混乱。有人动辄说“紫铜管在材质上要优于不锈钢管”,这样讲不够准确的,也不够科学。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更是层出不穷,“紫铜管”的老黄历令人不敢苟同。且不说这句话在逻辑上的明显错误――近些年来,欧美医用气体厂商承建的中心供氧系统工程大部分采用不锈钢管,难道老外们就不懂得“紫铜管在材质上要优于不锈钢管”的浅显道理吗?其实不锈钢管、紫铜管在性能上各有千秋,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侧重点进行选取。至于如何选取,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Y/T0187-19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4.2.1.1规定“氧气管道系统材料为不锈钢管、脱氧铜管或纯铜管。不锈钢管材应符合GB 2270的要求,脱氧铜管和纯铜管应符合GB 1527的要求。”由此规定可以看出,标准优先推荐使用不锈钢管,当然也可以选用脱氧铜管和纯铜管。




3、中心供氧系统汇流排施工现场制作,未进行完善的检测,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汇流排作为主要氧源的地位已江河日下,医用制氧机、液氧贮槽走上前台。但不论主要氧源是医用制氧机还是液氧贮槽,汇流排都是不可或缺的。


主要氧源采用医用制氧机的供氧系统,由于有制氧机需要维护保养、设备可能出现运行故障等因素的存在,保留型号略小的汇流排以应急使用是有必要的,毕竟医院不能中断氧气供应。


主要氧源采用液氧贮槽的供氧系统,则会因冬季天气寒冷,液氧气化不足,氧气输出压力降低,有时难以保证氧气的正常供应,所以也需保留小型的汇流排做应急氧源。




4、中心供氧系统不重视安装过程中的管道吹扫



管道吹扫是供氧管道安装的一个重要工序,有些厂商往往不认真对待,胡乱吹两下应付差事,还有的就省去了这道工序。实际上,这道工序对供氧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以后的维护保养都有很大影响。


管道在安装前通常已经过脱脂和清洗,管道吹扫主要是为了除掉管道中因焊接产生的焊渣和脱落的氧化皮等杂物,以免这些残渣随着氧气流动时堵塞管道、损坏仪表阀门、碰撞管壁发生火花引起事故。如不去除或去除不净,在系统使用过程中,被气流带进氧气减压器中的残渣还常常会使得减压器膜片闭合不严,致使系统出现慢升压等故障,影响医院的正常使用,也使医用气体厂商增加了维修费用的支出。




5、中心供氧系统不配置二级减压装置



业内还有这样的现象,一些中心供氧系统工程没有设置二级减压装置,氧气在供氧站减压后直接送往病区。


两年前有人曾撰文提出供氧系统无需配置二级减压装置,理由是“没有必要”,如配置的话系统还多了一个“产生故障的环节”。看来持此言者并未全面掌握流体输送的相关知识,二级减压装置有没有必要设置应该按医院的配置需求判断;至于二级减压装置是“产生故障的环节”的说法,应该等同于“因噎废食”。


其实二级减压装置在多数情况下有其存在的理由:


与高压输电的原理近似,自氧站出来的氧气以较高的安全压力传输时,传输过程产生的压力损失较小,使得传输效率更高,但使用时需要再次减压。


由于用氧时段、用氧病人数量等因素的不同,管道内氧气的流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会有一个范围的变化,这种流量的变化会导致管道内氧气压力产生波动,从而对设备产生冲击作用。而经二级减压装置减压稳压后,氧气的这种压力波动得到了平抑,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再有,除手术部以外的病区对氧气压力的要求也并不是完全一样,有些医院的急诊抢救室就要求氧气的供应压力必须达到心肺复苏器的驱动压力(一般为3.515~6.327kg/cm2范围,比普通病房要高),这就也需用二级减压装置来实现。




6、中心供氧系统氧气自动切换柜采用普通电磁阀式自动切换柜



普通电磁阀式氧气自动切换柜因需使用继电器驱动阀门执行器动作,运行时难免会产生电火花,同时由于普通电磁阀还有线圈发热量大、容易短路烧毁等问题,如遇氧气逸出就很容易引发火灾。山东北部一家医院就发生过因使用普通电磁阀式氧气自动切换柜而产生火灾的事件。


看来普通电磁阀式氧气自动切换柜是一种有着安全隐患的设备。供氧系统的设备配置建议优先采用压差式自动切换柜,虽则它切换动作的灵敏度稍差。


当然普通电磁阀式自动切换柜如能加以改进、完全符合了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的要求,倒也不失为医院的另一种选择。供氧报警装置尚需满足该标准的要求,采用本质安全型电路,何况是跟安全问题关联更为密切的自动切换柜呢!




7、中心供氧系统质量方面,重主材而轻辅料



医院一般非常重视中心供氧系统工程主材的质量,通常都要求厂商提供合格证、材质证明、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而对于辅料就鲜有问津了。而医气厂商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有时在辅料质量的把关上也不十分严格。事实上,辅料的质量好坏对系统的整体质量也有着莫大的影响。




8、中心供氧系统忽视细节,工艺规程不够完善



不少厂商在固定管道时,常常把管道与碳钢支架、管卡直接接触。这样做忽视了一点:成分不同的金属在接触时会形成“原电池效应”,从而加速金属腐蚀。有的虽也采用结实而耐久的油漆涂刷在碳钢支架上作为隔离层,但这种做法并不十分保险。


不锈钢管道不准直接与碳钢支架、管卡接触,应在支架、管卡与管道之间垫入不锈钢片、塑料片、橡胶片或其他隔离物。紫铜管在支架、管卡处也应衬以木垫或其他软垫,防止损伤铜管。


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有些医气厂商的施工工艺规程不够完善,对技术细节重视不够。按照不完善的工艺规程进行施工的工程,可以肯定是有缺陷的工程。




9、设备带中弱电、强电与供气管路不能严格分离



行业规范YY/T0187-19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第4.2.3.2条规定:氧气管道不允许和导电线路、电缆共架敷设,也不允许与导电线路、电缆交叉接触,防止漏电火花击穿管道造成事故。


面对众多医院提出的设备带面板上加装电源插座和传呼分机的要求,多数厂商都开发应用了所谓三型腔设备带(或称作三仓设备带),以“可达到强电、弱电、气路分离布置”来避开这一条款的约束。其实这只是打了一个擦边球。


氧气终端与电源插座、传呼分机共用安装面板的设备带一般是达不到此条款要求的。因为其后部与气路仓连通的电源插座需要从强电仓引来电线,而这段穿过隔板、进入气路仓的电线就与气体管路形成了事实上的交叉。


对此有厂商采取了对电线加装绝缘线管、电线与插座的接点用热熔胶灌封等措施来防止电弧的产生,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严格说来,还是跟行业规范有所抵触。



【版权声明】: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 3618医疗器械信息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ID:yxi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浙ICP备17000336号-1 )

GMT+8, 2025-7-2 09:32 , Processed in 0.07802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