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障现象:
一开始,医院反映由于稀释液瓶盖组件在无稀释液后报警不及时,再连续出现了几次WBC不分类后,才发现稀释液没有,更换后,机器一开始自动全血不分类,但是封闭全血样本开盖后分类,后来全血模式都不分类,而预稀释一直分类。这种情况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也是因为稀释液报警不及时,但这次更换后,全血模式全不分且总数也是*,预稀释仍然分类。此外LH、LEO(II)瓶盖组件内有气泡,稀释液瓶盖组件报警不及时。

图一:全血不分类图片
故障分析: 1. 一开始出现不分类情况后,由于就是自动全血不分类,打开盖后,做封闭全血就分类,怀疑是不是真空采血管有问题,但后来换管后仍不分类。分包商工程师到达现场后,发现CBC模式WBC总数出,做质控以及与其他机器对比,结果还比较准确。所以怀疑就是DIFF通道问题。
2. 由于是稀释液报警不及时才出现的,怀疑DIFF反应池可能脏。或者是管路有微堵或者相关阀关闭不严造成DIFF通道样本量不足
处理过程: 1. 让分包商工程师维护DIFF池和流动室,用探头液浸泡后没有效果,然后手动清洗DIFF池,清理出几块黑色物质,该物质用探头液浸泡后没变化。关机后用清洁液浸泡了一晚上,机器恢复正常,观察两天后,机器运行正常。
2. 但是经过一个周末后,机器又一次因为稀释液瓶盖组件报警不及时,又出现全血不分类问题,在咨询项目组刘常明后,赶往现场处理。到达现场后发现故障现象与上次一致,并且出现DIFF池溢液的情况。经过清洗SV38阀,DIFF池排液顺畅,但是又出现该阀关闭不严,DIFF池内液体有些许外流,并且我发现DIFF池与隔离室的连接管路在与隔离室连接处打折,经过将该特氟龙管打折地方用控制该管路的扎带改变位置,处理该问题如图2。但更换SV38阀后,并对DIFF池用探头液维护,机器全血仍不分类,并无改善。
3. 后来怀疑进入到流动室的样本不足,这就涉及到吸样管路的SV22阀和辅助推样管路的SV21阀,以及两条管路的SV39阀,因为没有SV39阀,更换SV22和SV21阀后,机器恢复正常,观察两周到现在,机器运行正常。


故障现象:
自动穿刺拭子漏水,维修后第二天出现血小板测试异常,白细胞分类异常,异淋提示频率高。 

故障分析: 对于穿刺拭子漏水,观察漏水比较严重,开始认为是27号阀堵塞,导致流量不足,废液泵工作时拭子排液不畅导致漏液。检查该阀工作正常,把中心转移到废液泵上。将P2和P3泵的入口对调试验,仪器立刻报警真空低。确认是P3泵吸力不足,拆洗膜片后再次做测试,漏液问题解决。还有可能的原因是拭子自身堵塞,但是这种情况一般较少发生。
由于有大量漏水,清除机内积水是必要的,因此对机壳,屏蔽盒的水迹进行清除,再做标本验证,仪器工作正常。
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天医院打电话来说仪器出现做标本时穿刺针穿入试管后卡住,IPU端没有任何报警,显示样本正在分析中。电话指导医生重新启动仪器,不再卡针,但是所做标本几乎全是星号,要么结果很低。随即赶到现场。查看特殊信息发现显示星号的标本的特殊信息所有参数为0。一开始认为是软件BUG,做ECE039,情况并无好转。维修一时陷入僵局。
回想之前处理的漏水,怀疑是否是因为积水导致。因此再次对机器内部以及屏蔽盒进行了处理。再做标本,结果出来了,跟质控对比除血小板外其他参数在控。又出现小板测试很高的情况,几乎是质控结果的两倍,而且结果稳定性差,重复性不好。怀疑是因为增益过小,部分红细胞被仪器认为是血小板,将RBC增益由71调节到110。效果好转,但是仍然很高。但是此时RBC直方图在40fL处有异常小波。红细胞测试受到了干扰,但RBC的结果的重复性能满足要求。连续做多个标本验证,PLT依然高(校准系数已经调过)。因此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打开屏蔽盒,对计数池进行清洁处理,效果有好转,问题锁定在干扰上。跟项目刘常明沟通请求支援,提示将计数池对换。对换后做测试,RBC直方图的小波消失,PLT测试稳定,重复性好。随后还原计数池再做验证,问题重现。最后将红细胞计数池的接地线开路,小波干扰没有了。做了标本验证结果正常。
仪器运行了一天以后,医生再次打电话,投诉说白细胞测试40个标本有35个标本提示了异常淋巴细胞,大部分标本提示了白细胞散点图异常。由于此机放在住院部,询问医生是否是病人自身的血液问题。但是医生说拿了血跟BC-5100做比对,没有异常淋巴提示,并且高值白细胞的结果5180明显偏低。新问题又出现了。又赶往医院,还是把问题锁定在漏液上,再次对计数池,屏蔽盒等进行处理,没有效果。又将两个计数池对换,换了以后用高中低值的血以及质控进行验证,同时跟5100做比对,结果吻合很好,重复性也很好。所以最后确定问题的根源在于穿刺拭子楼下的水对仪器屏蔽盒,支架等造成了影响。可能是一些永久性损伤,否则不会有将红白细胞计数池对换后测量正常的情况。目前已申请了计数池,准备对此仪器做更换计数池处理。
经过上述处理运行三天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新的计数池到了后再次到医院,查看各类指标均正常,跟5100对比15个标本,测试结果几乎一致。因此没有做计数池更换。
总结: 关于这次维修过程的故障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拭子漏水。虽然第一次维修时解决了漏水问题,但是对漏水导致的其他问题考虑不足,因为当时只对仪器内部的积水进行了清除,对屏蔽盒处理不彻底,因此出现了后期的PLT问题,白细胞测试异常等系列故障。
因此在维修过程中考虑连锁反应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以前维修5500自动进样机构报错时,应该考虑到自动穿刺拭子的漏水,进而再考虑到废液泵的问题。此次维修已经见到了大量积水,因此必然要考虑拭子漏水对屏蔽效果的影响,进而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红细胞直方图异常以及PLT异常测试。所以考虑是屏蔽不好导致的干扰。当对换两个计数池,红细胞没有了接地线以后,RBC直方图和PLT测试都正常了。重新换回原样,故障重现,说明接地反而带来了干扰。这样确定了问题的根源,也就容易找到解决方法了。
二、关于PLT测试异常,这周处理了几起PLT异常问题。分别出现在三分类仪器和五分类仪器上。血小板测量异常大多数是由于干扰引起。包含本底异常和测试结果不稳定。
1、稀释液过期,混用。这种情况导致的本底异常值大多在100以内。查看直方图可以看到直方图上会呈现出正常的血小板直方图样,但是峰值较小。检查方法可以采用更换新瓶的稀释液或者使用生理盐水代替稀释液查看。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有分包商使用蒸馏水当稀释液使用,然后说本底测试正常了----这是不正确的。库尔特测量需要导电的液体,蒸馏水是不导电的,因此测量结果肯定是0。
2、计数池本身脏了引起。包括计数池内壁脏,以及下方软管脏。这种情况导致的本底异常值不稳定,有大有小。查看直方图偶尔会看到在5fl处有个尖峰。清洁计数池会有很好的改善。下方软管导致血小板异常主要在于红细胞计数过程中由于要打起泡,所以不可避免的有杂质随起泡上行到计数池中。更换软管可以解决。
3、干扰。各种干扰源如大功率基站,离心机,以及屏蔽盒屏蔽不良,增益设置不当等都会引入干扰,而且干扰时的本底结果是最怪异的,有可能很低,也有可能上千甚至只显示星号。直方图上明显看到0到5fl之间有尖峰,查看PLT脉冲图可以确认是否是因为干扰引起。红细胞计数池接地效果对PLT的测量影响较大。在巴南区医院5180上出现的问题是不接地测量正常,接地后反而不对,这是由于接地后反而引入了干扰。当确认是干扰引起的血小板问题时,检查屏蔽盒的屏蔽效果,以及可以尝试将仪器搬到其他地方再做测试。至于增益设置不当,曾经在5500上遇到过。红细胞增益从80调到160后,PLT本底直接上千或者显示星号。调回到80后本底正常了。因此增益的放大将小干扰信号放到到了PLT范围,所以大部分的干扰源被认为是PLT。因此维修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动增益。而且调节RBC增益还会影响MCV的结果。
4、板件问题。模拟板出现故障也会引入血小板本底高以及测试不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ID:yxi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