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适合入门初学者,帮助学员了解软性内镜的典型结构及名称。
具有观察目的的医学仪器,有或没有镜片,深入人体自然的或通过外科手术打开的孔道进行检查、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 注:内窥镜可以是硬管或软管型的,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成像系统(如通过透镜或超声探头)和不同形式的图像传输系统(如光学的,通过透镜,纤维束或电子的)。

按成像原理分: 1、纤维镜(影像直接通过玻璃纤维的全反射进行光学传输) 2、电子镜(影像通过光电元器件的光电转换进行电气传输) 3、超声镜(影像通过压电元器件的压电转换进行电气传输) *注:根据需要以上成像方式可以集合到一条内窥镜上。 




内窥镜可以伸入人体最前端的部分,本体是刚性结构,它负责把光学部件等紧密组合在一起,是内窥镜最精密的部位。

导光束(LG Light Guide)是将外部光源引入到体内为光学成像部件提供照明的部件,是利用光在玻璃纤维中的全反射进行光线传输。根据不同内镜,先端部的LG一般有1~3根,在先端部的表面覆以镜片。

导像束(IG Image Guide)是体内影像传输到体外的部件,也是利用全反射原理。IG与LG不同之处在于IG所传导的光线是“点对点”的,即IG的每根导光纤维都是有序排列的。
CCD是用以替代IG的部件。在IG或CCD上有物镜,根据不同内镜,先端部上可以有1或2个CCD。

超声探头是声电部件,可以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声波在人体组织经过吸收和反射等作用被超声探头探测后便可生成超声图像。 *注:超声内镜上都会有光学成像部件,它们的作用互为补充。如:BF-UC260F-OL8是一条集合了IG、CCD和超声探头的内镜。

喷嘴是对物镜表面进行送水冲洗以及送气的部件。喷嘴主要出现在直径较大的消化道内镜上,插入管内的送水管道和送气管道汇合后连接到喷嘴上,由操作部上的送水送气按钮控制。

内窥镜前端连接着先端部且可以被控制弯曲角度的部分插入管,以达到使视野及管道开口对准目标区域。根据不同内镜可以有2、4、6个角度方向可以控制。不同镜子的各方向最大弯曲角度不太一样。

内窥镜可以插入人体手术部位的部分。广义的插入部包含弯曲部和先端部。外表平滑而具有良好的插入性能,起到传递操作力的作用,同时也保护着管内的各种部件不受挤压和弯折。插入部有一定的柔韧性,且某些内镜可调节其硬度,但它除弯曲部外的插入管并不能象弯曲部那样进行弯曲角度的控制。

操作部是内窥镜上供医生把持、操控各项内镜功能的部分。可以包含角度控制、电子遥控按钮、吸引按钮、送水送气按钮、管道开口、放大控制、硬度控制、抬钳控制、目镜(纤维镜)等功能部位。

角度旋钮(角度轮、角度控制杆)的每个旋转方向对应控制弯曲部的一个弯曲角度,其对应的旋钮卡锁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制动,能让弯曲部保持弯曲。

吸引按钮是控制内镜吸引管联通负压吸引装置的开关,吸引按钮清洗消毒时需从内镜上拆卸下来。

该部件里面主要是起着保护导光束,连接内镜到光源的作用。根据内镜的不同,导光软管里面的管线还可以包括水气管、吸引管、CCD电缆、遥控开关电缆等。有些内镜就没有该结构,而是通过外接独立的附件“导光束”起到连接光源的作用。

导光插头杆部是内镜连接其它外周设备(如图像处理中心、光源、吸引管、水瓶等)的主要部件。
【版权声明】:本文由整理发布,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ID:yxi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